|
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 |
[高血压医学论文] 1985年Burns等以活化T细胞为免疫原制备了抗活化T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Leo-A1识别的抗原命名为人T细胞系特异性活化抗原1(T lineage-specific activation antigen1, TLiSA1),实验证实TLiSA1参与了CTL细胞的活化与分化〔1-3〕。随后的实验发现TLiSA1也高表达于血小板表面,并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集功能有关,遂将此抗原重新命名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latelet and T cell activation antigen 1, PTA1)〔4〕。1997年我实验室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合作成功克隆了人PTA1 cDNA〔5〕。随后,我室又成功克隆了长臂猿和猴PTA1全长cDNA。PTA1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PTA1的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趣的是,PTA1的基因序列与1996年DNAX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Shibuya等发表的DNAM-1分子(DNAX accessory molecular-1, DNAM-1)序列相同。DNAM-1分子的发现过程同PTA1十分相似,最初作者制备针对人CTL的单抗,发现其中DX11单抗能明显抑制CTL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如Colo205、PA-1、MCF7等)的杀伤作用。Shibuya等首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通过DX11单抗亲和层析纯化了DX11识别的抗原,进行了部分蛋白序列测定,以多肽对应的PCR引物扩增出DNAM-1的部分片段,再以32 P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DNAM-1的cDNA序列。Shibuya认为DNAM-1分子是一种新的粘附分子,并可能与信号转导有关〔6〕。
到目前为止,PTA1的配体(PTA1 ligand, PTA1L)尚未基因克隆成功。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表达了PTA1胞膜外区/IgG1 Fc段融合蛋白,通过PTA1/Ig融合蛋白进行的免疫组化及粘附阻断实验证实PTA1配体表达于肿瘤细胞系Colo205细胞膜表面。PTA1配体的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PTA1的基因及结构
1997年Sherrington等从以pCDM8为载体的活化Jurkat细胞cDNA文库中,通过Leo-A1单抗panning的方法筛选得到人PTA1阳性克隆〔5〕。人PTA1基因为单拷贝基因,定位……
<<<<<全文未完,本文约4396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
|
投稿人:gf6h6 |
|
最后编辑:647754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