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现状与进展 |
[高血压医学论文]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由多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以多种传播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较多,现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病源学方面[1,2] HFRS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汉滩病毒属。近年来的主要成就为新病毒的不断发现和命名的统一。自1976年韩国李镐汪首次分离出一株朝鲜出血热病毒,国际上称汉滩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科中的一种新属,至目前为止,经血清学研究证实本属病毒区分为9个抗原明显不同的血清型,血清I型病毒[Hantaan virus即汉滩病毒(HTNV)],不称野鼠病毒或姬鼠型病毒;Ⅱ型病毒(Seoul virus)即汉城病毒(SEOV),不称家鼠型病毒;Ⅲ型病毒(Puumala virus)即普马拉病毒(PUUV),不称鼠型病毒;Ⅳ型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即希望山病毒(PHV),不称为田鼠病毒。上述四型病毒是经WHO汉滩病毒参考中心认定的。其余五型包括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Belgrade dobrava Virus);泰国病毒(Thai Virus);印度的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upalaym virus);美国自鹿鼠中分离获得引起汉滩病毒肺综合征高病死率的莫尔托卡尼翁病毒,以及自美国小家鼠中分离的Leaky病毒。这五种病毒尚未被认可,我国主要流行的为Ⅰ型和Ⅱ型病毒。我省为以Ⅰ型病毒的为主的混合性感染,目前认为Ⅰ型病毒感染者重于Ⅱ型病毒感染者,这可能与病毒的毒力有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汉滩病毒的变异速率较慢,但有时可有很微小的变化(几个甚至1个氨基酸的变化),这都有可能引起病毒毒力即致病性的巨大变化。 2 流行病学方面[2-5] 2.1 疫区与疫源地 HFRS疫区分布相当广泛,但有其独特的地……
<<<<<全文未完,本文约6077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
|
投稿人:gf6h6 |
|
最后编辑:647754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