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研究. 方法: 对15例膀胱全切、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行尿动力学评估,包括填写排尿情况问卷、尿流率、剩余尿测定、代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和静态尿道压力描记,泌尿系B超、肾功能检查和IVU. 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有尿失禁. 代膀胱容量(405.8±75.2) mL,平均最大尿流率(11.5±2.8) mL/s,剩余尿量(22.2±8.8) mL,膀胱顺应性15.0~80.4 mL/cmH2O,平均(31.0±12.8) mL/cmH2O. 结论: 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有较好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关键词】 尿流改道 尿动力学 膀胱肿瘤
0引言
由于原位回肠代膀胱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术式已逐渐成为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方法[1]. 本文对我院施行的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进行了系统尿动力学评估,以了解W形回肠代膀胱术后的下尿路功能.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24/200612共对W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15例进行了系统尿动力学评估,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5~72(平均52)岁. 全部患者均因膀胱肿瘤而行膀胱全切,尿动力学评估距手术时间(2.6±1.8) a.
1.2方法
膀胱全切后,距回盲部15~20 cm处取40 cm带蒂回肠袢,沿肠系膜对侧缘剖开,W形肠片左右对折缝合成一个球形代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W形的两底角上,留置导尿后,在回肠膀胱的底部选平坦处与后尿道外翻缝合[2]. 下尿路功能评估时,患者先填写自行设计的排尿状况问卷,应用尿流动力学测定仪测试尿动力学,同时用超声波检测仪观察其相关因素. 患者检查前排空大便、充盈膀胱. 先检测自由尿流率,然后取平卧位,消毒后插入8 F双腔膀胱测压管,测剩余尿,将排气后的气囊直肠测压管插入直肠. 大气压下耻骨联合平面置零后连接各测压通道,生理盐水50 mL/min灌注膀胱,记录代膀胱感觉及压力变化至最……
<<<<<全文未完,本文约1514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