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医学论文] 【关键词】 前列腺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60例正常人、52例前列腺增生(BPH)和28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求得f-PSA/t-PSA比值。结果 BPH组、PCa组f-PSA/t-PSA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PCa组与BPH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P<0.001)。对PCa诊断的评价比较中,f-PSA/t-PSA比t-PSA、f-PSA的敏感性无增强,但特异性明显增高(P<0.001)。结论 f-PSA/t-PSA比值结合临床情况和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是一种仅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分子量为33000~34000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很好的组织特异性,在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血清中可明显升高,作为前列腺肿瘤标志物已普遍应用于前列癌的早期诊断。但部分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t-PSA亦可升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中有少量未结合的PSA称游离PSA(f-PSA),其所占比例对区分BPH和PCa有非常重要意义[1~3]。笔者从2005年1月~2006年3月检测了60例正常人,52例BPH患者和28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求得f-PSA/t-PSA比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6年3月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1)PCa组:28例,年龄52~84岁,平均63.2岁,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BPH组:52例,年龄27~76,平均60.4岁,依据B超和病理证实;(3)正常男性组(正常对照组):60例,为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年龄……
<<<<<全文未完,本文约2064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