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使用DR系统影像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测。结果:摄影投照20 110例中,优20 000例(99.45%),良100例(0.5%),差10例(0.05%)。结论:数字化摄影系统成像质量好,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辐射剂量少,工作效能好,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使用环境、操作程序要求严格。
【关键词】 数字化摄影;临床应用;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常规X线摄影也实现了数字化处理,改变了放射科传统的工作模式。DR系统因其影像的采集、显示、转输、存储、后处理等技术的组合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在临床X线摄影中得以广泛的应用。DR系统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成像参数和各项功能的开发及合理运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就DR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应用数字化系统进行门诊和住院患者投照20 110例。系统组成探测器(Detector,CCD),探测采集计算机(Acouisition Computer),控制站计算机(Con2trol Station),本系统的后处理软件为ACOPC(V2.01 c),运行平台为WINNT 4.0,激光打印机。影像质量评判影像质量分为优(影像清晰,位置合适美观,无人为伪影,完全满足诊断需要)、良(影像欠清晰,位置欠佳,可见人工伪影,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差(影像不清晰,位置缺失,存在人工伪影,不足以满足诊断需要)。
2 结果 DR是在专用的计算机控制下,以数字化图像方式重放和记录,其图像分辨率较高、放射剂量低、曝光宽容度大、工作效率高、强大的图像后处理等优点。且操作者在控制台上可以直观的看到患者及其检查信息,DR成像系统能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处理,医师通过显示屏调节窗宽、窗位、影像的放大、缩小、测量、影像的增强、黑白反转,区域裁剪等方法观察投照部位和病灶的内部情况。对同一患者某个部位一……
<<<<<全文未完,本文约1841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