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
【摘要】铁路发展缓慢的表面原因是缺少建设资金,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铁路的运输管理体制排斥社会资本。本文立题于具有强公益性的西北铁路,旨在把握西北公益性铁路的特征,寻找阻碍形成西北铁路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症结,然后以资镜鉴,吸取英国铁路产权改革失败的教训,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力争构建西北公益性铁路多元化产权制度。 【关键词】多元化产权 西北地区 公益性铁路 一、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障碍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6%,少数民族聚居,但经济相对落后。从我国的铁路客货运线路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西北铁路相对于南方及中原地区是相当匮乏的,其铁路营业里程只占到全国的13.7%。究其原因,西北铁路建设运营突出考虑到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民族稳定等因素,将经济效益放在了次要和服从的位置,西北铁路是全国铁路网中公益性最强的板块。就目前来看,现在的西北公益性铁路还是有国有资本独立支撑,社会外来资本由于赢利性较弱的原因而不愿介入。如果在产权的分析框架内研究,其成就和缺憾都归于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式。 尽管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单一国有产权制式已经被逐渐打破,但要形成多元化产权主体还需时日,况且形成此多元化产权主体制式还存在着许多障碍,本文将对这些障碍进行详尽分析。 虽然我国的铁路已经进行了投融资体制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只是一厢情愿地想把别人的钱拿来建铁路,而没有涉及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和铁路运输企业的产权安排,没有建立投资者利益的保障机制。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运营收入分配模式构成了社会资本进入铁路的巨大障碍,并且可能对那些能够进入铁路的社会资本产生一种负向激励,使其流向其他产业部门,这是导致我国铁路发展缓慢的深层次体制障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凡是打破行政垄断的行业,如电力、电信、高速公路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以各种理由维持垄断的行业都发……
<<<<<全文未完,本文约4859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