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统计预警方法 |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是及时、准确地监测、评判和反映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运行状态。统计在其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评判和预警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特征和评判指标设置原则 所谓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是指金融企业产生经营危机的可能性。具体讲,是指造成金融企业资金呆滞损失,债务支付困难,挤兑存款,财务压力沉重,造成严重资不抵债而危及生存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与经营危机之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如果经营风险不能予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经营危机。作为一个经济范畴,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及其运动变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它是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风险状况的总体性评价。二是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贷款经营风险,也包括投资经营风险,还包括存款经营风险、中间代理业务经营风险等。三是共振性。金融企业风险具有较明显的共振特性,金融企业某些分支机构经营风险的恶化,往往会引致整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一个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恶化,又会引起其他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大或恶化,因而金融界将金融风险称之为“爱滋病”。四是动态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时空、政策、措施变化而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大而恶化,也有可能变小而良化。 金融企业经营风险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及其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我认为,设置综合评判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完备性原则。从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空间上……
<<<<<全文未完,本文约4017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
|
投稿人:gf6h6 |
|
最后编辑:647754 |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