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论文]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护理研究需攻克的“顽症”。据国内外文献对褥疮发生率的统计报道,148家急症护理机构褥疮发生率为9.2%,专科医院及福利医院中褥疮发生率为23.0%~27.5%。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褥疮护理研究简述如下。 褥疮的病因 1.患者个体因素 据Perheger等对2373名患者所做的观察,约10例住院患者中就有1例患褥疮,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患病率高出6~7倍。随着年龄增加,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现在认为认知功能损害也是褥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老年人是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年老、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是褥疮发生的主要个体因素。 2.褥疮发生的病因 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目前把褥疮发生病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其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当小动脉灌注压在45~50mmHg,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后,就会引起组织损伤。但据Gossens报道,剪切力作用于皮肤深层,引起组织相对移位,切断较大区域血供,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床铺皱折不平、存有渣屑等,都使得摩擦力增加,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褥疮的易感性。 褥疮局部治疗及护理方法 1.解除局部压迫 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要加强上述的预防措施,特别是不能卧于患处,局部应架空,使受压……
<<<<<全文未完,本文约1618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