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驾驭“科学探究”教学的复杂性,避免探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泛化和异化,需要教师站在比科学探究本身更高的层次上,以一种反思与超越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以辩证的观点来看,探究始于“问题”,但不是“简单问题”;“假说”是探究中的“复杂性”要素,不是必需的;实验是“假说”真理性的根本判据,但不是绝对和充分的。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科学哲学;问题;假说;验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理科教育对“科学探究”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无论在课改试验区还是非试验区,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教学实践都进行着努力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笔者以为,当前人们在“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存在一种偏向,即更多的是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方式来研究,而很少将它作为一种认识过程,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即科学哲学的视角进行探讨。应该说,科学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实施需要从课程与教学论角度对其特质作分析与研究,包括科学探究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以及师生角色等等,以区别于知识接受教学。这将有利于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实施探究教学的自觉意识和教学能力。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科学探究教学作为“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1]的一种学习方式,必定表现出科学探究自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把握和处理这种复杂性,显然不是通过教学模式或学习方式的研究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站在比科学探究本身更高的层次上,即科学哲学的高度,以一……
<<<<<全文未完,本文约7139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