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论文] 摘 要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奖学金制度在其设置、评定和发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可行的激励机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管理学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现行奖学金制度中激励水平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其激励效果的手段。 关键词 激励 机制 奖学金
奖学金制度作为我国“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励是指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管理资源,激发被管理者工作动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趋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其形式有工作激励、物质报酬激励、精神激励等。而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是指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 1 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置中的主要问题 从局部上说,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功能不够,而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国家奖学金金额较大,但受奖面有限,很难起到激励广大贫困生努力学习的作用。相对而言,专业奖学金与其他奖学金相比金额“不够多”。另外,大多学生对从自1987年就沿袭下来的覆盖所有师范生的三等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持否定态度,不认为其能起到激励作用。 1.2 评定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公正与高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校系两级”的奖学金评定方法,即学校根据奖学金提供者的要求下发总的评定标准,各院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些可操作的评定规则,再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评选。而院系一级的评选制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院系的评选程序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没有成文的评定规则,有的院系没有制定成文的评选规则,沿用过去的简单粗糙的“规矩”,仅侧重……
<<<<<全文未完,本文约3157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