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无机纳米材料 | 第13-21页 |
1.2.1 碳纳米材料 | 第13-16页 |
1.2.2 磁性纳米材料 | 第16-18页 |
1.2.3 金纳米材料 | 第18-21页 |
1.3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 第21-23页 |
1.3.1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质 | 第21页 |
1.3.2 高分子聚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 第21-23页 |
1.4 细胞来源囊泡 | 第23-29页 |
1.4.1 微囊泡的发展和性质 | 第23-24页 |
1.4.2 微囊泡与信号转导 | 第24-25页 |
1.4.3 微囊泡与炎症,肿瘤关系 | 第25-27页 |
1.4.4 微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发展 | 第27-29页 |
1.5 本论文立题思想和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5页 |
第2章 细胞来源微囊泡膜表面多功能修饰 | 第45-64页 |
2.1 前言 | 第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2.3 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2.4 细胞在磷脂衍生物培养基中培养以及活性表征 | 第46-51页 |
2.4.1 多功能细胞来源微囊泡修饰 | 第48-49页 |
2.4.2 多功能微囊泡表征 | 第49-50页 |
2.4.3 HEK 293-T细胞与MDCK细胞及其微囊泡生物素修饰 | 第50-51页 |
2.4.4 HEK 293-T细胞与MDCK细胞及其微囊泡生物素修饰表征 | 第51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2.5.1 微囊泡粒径和膜电势表征 | 第51-53页 |
2.5.2 细胞生物素修饰以及生物素和叶酸同时修饰表征 | 第53-55页 |
2.5.3 细胞磷脂衍生物修饰过程中活性变化 | 第55-56页 |
2.5.4 细胞分泌微囊泡生物素修饰以及生物素和叶酸同时修饰表征 | 第56-58页 |
2.5.5 HEK 293-T和MDCK细胞及其微囊泡生物素修饰表征 | 第58-60页 |
2.6 结论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3章 基于微囊泡构建NIR诱导光热治疗与化学治疗平台用于宫颈癌协同治疗 | 第64-85页 |
3.1 前言 | 第64-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71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3.2.2 DOX MTT实验 | 第65页 |
3.2.3 光热治疗相关参数考察 | 第65-67页 |
3.2.4 ICG细胞毒性考察 | 第67页 |
3.2.5 电转液体积优化 | 第67-68页 |
3.2.6 DOX与ICG包裹效率表征 | 第68页 |
3.2.7 ICG稳定性评估 | 第68页 |
3.2.8 光热效应诱导DOX释放 | 第68-69页 |
3.2.9 基于构建的DDS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 第69-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1页 |
3.3.1 治疗单元及参数优化 | 第71-73页 |
3.3.2 ICG毒性及稳定性研究 | 第73-74页 |
3.3.3 DOX与ICG包裹效率表征 | 第74-76页 |
3.3.4 NIR诱导DOX释放机理探讨 | 第76-78页 |
3.3.5 双模态治疗HeLa细胞 | 第78-81页 |
3.4 结论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第4章 基于微囊泡构建实时成像,基因与化学协同治疗及增强靶向乳腺癌多功能治疗平台 | 第85-110页 |
4.1 前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92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86页 |
4.2.2 多功能微囊泡靶向细胞成像 | 第86-87页 |
4.2.3 多功能微囊泡入细胞途径 | 第87页 |
4.2.4 电穿孔技术向多功能微囊泡中装载Bcl-2 siRNA及紫杉醇 | 第87-88页 |
4.2.5 不同组合模式DDS用于MDA-MB-231治疗 | 第88页 |
4.2.6 MDA-MB-231细胞微管蛋白免疫荧光 | 第88-89页 |
4.2.7 RT-PCR和Western blot | 第89-91页 |
4.2.8 活体成像与肿瘤治疗 | 第91-9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6页 |
4.3.1 多功能微囊泡入胞及途径 | 第92-95页 |
4.3.2 多功能微囊泡装载药物等活性分子 | 第95-97页 |
4.3.3 不同模式DDS对MDA-MB-231细胞治疗 | 第97-99页 |
4.3.4 协同治疗作用机制 | 第99-101页 |
4.3.5 活体成像及肿瘤靶向性探讨 | 第101-106页 |
4.4 结论 | 第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5.1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110-11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111-112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科研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