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建国前《国家与革命》汉译传播的研究——基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哲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建国前《国家与革命》汉译传播的研究——基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
论文目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言第11-18页
一、《国家与革命》之历史定位第11-13页
二、《国家与革命》之“古文今谈”第13-15页
三、《国家与革命》之“我”的书写第15-18页
第一章 《国家与革命》传播的土壤第18-25页
第一节 主题契合:“中国向何处去”的内生渴求第18-20页
第二节 文化接洽:传统习俗与国人认知的对接第20-21页
第三节 主体选择: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情怀感召第21-23页
第四节 物质载体:白话文的兴起和印刷业的繁荣第23-25页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沈雁冰译本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25-35页
第一节 《国家与革命》沈译本的问世过程第25-27页
第二节 《国家与革命》沈译本的文本剖析第27-28页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沈译本的历史镜鉴第28-35页
一、文本的选择与马列主义传播路径的多样化第28-30页
二、文本的汉译与马列主义传播主体的历史性第30-32页
三、文本的传播与国共两党的政党建设第32-35页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柯柏年译本和中国社会的三次论争第35-56页
第一节 《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问世过程第35-38页
第二节 《国家与革命》柯译本与五四时期的三次论争第38-51页
一、《国家与革命》和“如何改造中国”之争第38-42页
二、《国家与革命》和“走什么样的道路”之争第42-47页
三、《国家与革命》和“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之争第47-51页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历史价值第51-56页
一、文本的选择与马列主义传播内涵的时代化第51-52页
二、文本的品质与马列主义传播主体的专业化第52-54页
三、文本的传播与马列主义传播载体的多元化第54-56页
第四章 《国家与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阶级观第56-67页
第一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阶级观的转变一第56-58页
第二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阶级观的中国化第58-64页
第三节 从毛泽东阶级观的演绎看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复归”第64-67页
第五章 《国家与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观第67-89页
第一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主体的探究第68-73页
第二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对象的探析第73-78页
第三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道路的探论第78-83页
第四节 从毛泽东革命观的演绎看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复归”第83-89页
第六章 《国家与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观第89-108页
第一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国家观的形成第92-96页
第二节 从《国家与革命》看中国共产党人国家观的中国化第96-102页
第三节 从毛泽东国家观的演绎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复归”第102-108页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版的《国家与革命》第108-117页
第一节 从逻辑层面看《国家与革命》的演绎第108-110页
第二节 从文本层面看《国家与革命》的推演第110-113页
第三节 从文化层面看《国家与革命》的纵深第113-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2页
后记第122-123页

本篇论文共123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建国前《国家与革命》汉译传播的研
通往自由的阶梯——黑格尔承认理论
社会发展中的正义追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先秦儒家义利观研究
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问题研究
《申报》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研究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与实
从党“建”金融到金融党建——中国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
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规范效应研究
维护社会普遍利益的国家职能问题研
明治维新以来自由主义在日本的发展
当前的榜样认同提升问题研究
新媒体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党的领导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
法治中国进程中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英国税收法律制度变革与政治转型(
新中国政治目标的宪法表达
我国普通法院设置研究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权力关系
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文化类型的内
互联网与新社会形态
资本创新论
我国产业升级机制问题研究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产业融合研究:基于企业行为的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研究
绿色技术范式研究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平顶
财产哲学研究
权利与人的发展——基于历史唯物主
康德对最高道德原则的寻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共产主义“宗教论”:重估与批判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
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
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
胡耀邦思想研究——介于观念与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研究
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与革命》论文 汉译 传播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qidingy**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