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6页 |
Abstract | 第16-22页 |
縮写符号 | 第22-2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3-46页 |
· 雌配子体的分化及形成 | 第23页 |
· 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制 | 第23-28页 |
· 体细胞向生殖细胞命运的转变 | 第24页 |
· 功能大孢子的特化 | 第24-25页 |
· 雌配子有丝分裂进程 | 第25-26页 |
· 胚囊细胞化 | 第26-27页 |
· 胚囊的极性化及雌配子体细胞特化 | 第27-28页 |
· 中央细胞和卵细胞成熟及其机制研究 | 第28-30页 |
· 中央细胞和卵细胞协同发育及细胞间的信号互作 | 第30-43页 |
· 细胞间通讯的途径 | 第31-33页 |
· 受精过程中的细胞相互作用 | 第33-38页 |
· 胚、胚乳、珠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8-42页 |
· 雌配子体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 | 第42-43页 |
· 雌配子后熟作用的生物学功能 | 第43-4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 第44-46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6-65页 |
·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65页 |
· Hi-TAIL PCR扩增T-DNA侧翼序列 | 第48-52页 |
· 载体构建 | 第52-57页 |
· 拟南芥转基因 | 第57-59页 |
· 花粉管萌发 | 第59-60页 |
· GUS染色 | 第60-61页 |
· 胚珠透明 | 第61页 |
· 卵细胞大小测量 | 第61-62页 |
· 胚珠荧光观察 | 第62页 |
· PI染色 | 第62-63页 |
· DNA含量测定 | 第63-64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 | 第64页 |
· 线粒体染色 | 第64-65页 |
第三章 gcd1突变体筛选 | 第65-78页 |
· gcd1/GCD1突变体的筛选 | 第67-68页 |
· q21/Q21突变体筛选 | 第68-76页 |
· 雌配子有丝分裂进程停滞 | 第70-71页 |
· 花粉-柱头相互作用 | 第71-73页 |
· Q21编码一类新型的WD40结构蛋白 | 第73-74页 |
· ATQ21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 | 第74-76页 |
· d1/D1突变体的筛选 | 第76-78页 |
第四章 GCD1编码一类新型保守家族蛋白 | 第78-83页 |
· gcd1/GCD1突变体基因定位 | 第78-79页 |
· gcd1/GCD1突变体互补实验 | 第79-81页 |
· GCD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1-83页 |
第五章 GCD1表达模式分析 | 第83-90页 |
· pGCD1::GUS表达模式分析 | 第83-84页 |
· pGCD1::H2B_EGFP表达模式分析 | 第84-86页 |
· pGCD1::GCD1_EGFP表达模式分析 | 第86-88页 |
· GCD1在雄配子体中的表达 | 第88-90页 |
第六章 GCD1参与雌、雄配子发育调控 | 第90-98页 |
· gcd1突变影响了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 | 第91-92页 |
· gcd1突变影响了中央细胞极核的融合 | 第92-93页 |
· gcd1突变影响卵细胞的成熟 | 第93-96页 |
· gcd1不成熟的雌配子维持原有的细胞命运 | 第96-98页 |
第七章 GCD1受精后的功能研究 | 第98-103页 |
· gcd1雌配子不影响花粉管导向 | 第98-100页 |
· gcd1雌配子能够受精,但是胚胎不能启动分裂 | 第100页 |
· gcd1/GCD1合子和胚乳不影响父本基因的表达 | 第100-101页 |
· gcd1/GCD1合子和胚乳的特异性不受改变 | 第101-103页 |
第八章 受精可诱导极核的融合 | 第103-108页 |
· gcd1/GCD1胚乳核大小均一 | 第103页 |
· gcd1双极核受精前后的比较 | 第103-104页 |
· gcd1/GCD1胚乳核倍性分析 | 第104-106页 |
· gcd1中央细胞受精的动态观察 | 第106-108页 |
第九章 雌配子晚期成熟是胚胎发生启动以及早期胚乳发育所必须的 | 第108-112页 |
· GCD1父母本基因转录水平表观遗传分析 | 第108-109页 |
· GCD1父母本基因蛋白水平表观遗传分析 | 第109-110页 |
· gcd1/GCD1突变体受精前后的补偿效应 | 第110-112页 |
第十章 中央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胞间通讯 | 第112-122页 |
· 卵细胞特异启动子互补实验 | 第113-116页 |
· 中央细胞特异启动子的互补实验 | 第116-119页 |
· DD45和FWA启动子在gcd1雌配子中的特异性鉴定 | 第119-122页 |
第十一章 中央细胞和卵细胞的胞间通讯是线粒体依赖型的信号调控途径 | 第122-129页 |
· GCD1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122-123页 |
· gcdl突变体雌配子超微结构分析 | 第123-124页 |
· 人工定点破坏中央细胞线粒体功能 | 第124-127页 |
· 人工定点破坏卵细胞线粒体功能 | 第127-129页 |
第十二章 讨论 | 第129-134页 |
· GCD1是一类新型的保守蛋白,并且特异参与雌配子的成熟调控 | 第129-130页 |
· 雌配子的后期成熟是胚胎发生启动和早期胚乳发育的必要前提 | 第130-131页 |
· 中央细胞-卵细胞之间的胞间通讯调控雌配子的协同发育 | 第131-133页 |
· 胚囊细胞之间的信号调控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致谢 | 第14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