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5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 | 第12-34页 |
1.2.1 MOFs简介 | 第12-13页 |
1.2.2 MOF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3-34页 |
1.3 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 | 第34-42页 |
1.3.1 COFs简介 | 第34-37页 |
1.3.2 COFs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7-42页 |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第42-45页 |
1.4.1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42-43页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44-45页 |
第二章 TiO_2@NH_2-MIL-88B(Fe)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诱导类芬顿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 第45-66页 |
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46页 |
2.2.2 表征手段 | 第46-47页 |
2.2.3 光电化学测试 | 第47页 |
2.2.4 TiO_2@NH_2-MIL-88B(Fe)的制备 | 第47-48页 |
2.2.5 吸附能力测试 | 第48页 |
2.2.6 光催化活性评估 | 第48-4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4页 |
2.3.1 TiO_2@NH_2-MIL-88B(Fe)的形貌 | 第49-51页 |
2.3.2 结构表征 | 第51-55页 |
2.3.3 光学表征 | 第55页 |
2.3.4 电化学活性 | 第55-56页 |
2.3.5 MB的吸附性能 | 第56-58页 |
2.3.6 MB光降解效率 | 第58-62页 |
2.3.7 可能的MB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62-6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1-66页 |
第三章 g-C_3N_4/PDI@MOF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药物和酚类微污染物的性能研究 | 第66-89页 |
3.1 引言 | 第66-6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8-71页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68页 |
3.2.2 表征手段 | 第68-69页 |
3.2.3 光电化学测试 | 第69页 |
3.2.4 NH_2-MIL-53(Fe)的制备 | 第69页 |
3.2.5 g-C_3N_4的制备 | 第69-70页 |
3.2.6 蜜勒胺(MA)的制备 | 第70页 |
3.2.7 g-C_3N_4/PDI的制备 | 第70页 |
3.2.8 g-C_3N_4/PDI@NH_2-MIL-53(Fe)的制备 | 第70页 |
3.2.9 光催化实验 | 第70页 |
3.2.10 分析方法 | 第70-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8页 |
3.3.1 光催化剂表征 | 第71-79页 |
3.3.2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79-83页 |
3.3.3 g-C_3N_4/PDI@NH_2-MIL-53(Fe)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 第83-84页 |
3.3.4 无机离子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84-86页 |
3.3.5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 第86-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四章 Z型g-C_3N_4/NH_2-MIL-68(In)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 第89-107页 |
4.1 引言 | 第89-9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0-93页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90-91页 |
4.2.2 表征手段 | 第91页 |
4.2.3 光电化学测试 | 第91-92页 |
4.2.4 g-C_3N_4纳米片(CNNS)的合成 | 第92页 |
4.2.5 MIL-68(In)-NH_2的合成 | 第92页 |
4.2.6 CNNS/MIL-68(In)-NH_2的合成 | 第92页 |
4.2.7 光催化实验 | 第92-93页 |
4.2.8 光催化机理研究 | 第9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6页 |
4.3.1 光催化剂表征 | 第93-100页 |
4.3.2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100-102页 |
4.3.3 CNNS/MIL-68(In)-NH_2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 第102-104页 |
4.3.4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 第104-10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非金属g-C_3N_4/C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07-121页 |
5.1 引言 | 第107-10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9-111页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109页 |
5.2.2 表征手段 | 第109-110页 |
5.2.3 光电化学测试 | 第110页 |
5.2.4 g-C_3N_4纳米片(CNNS)的合成 | 第110页 |
5.2.5 TPA-COF的合成 | 第110页 |
5.2.6 CNNS(CHO)的合成 | 第110-111页 |
5.2.7 CNNS/TPA-COF的合成 | 第111页 |
5.2.8 光催化实验 | 第11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0页 |
5.3.1 光催化剂表征 | 第111-118页 |
5.3.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118-119页 |
5.3.3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 第119-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6.1 本论文总结 | 第121-122页 |
6.2 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57页 |
附录 | 第157-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