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8
页 |
1 大麦黄矮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第10-26
页 |
· 生物学特性 | 第10-11
页 |
· 分类学 | 第11-13
页 |
· 基因组的结构 | 第13-14
页 |
· 基因的表达机制 | 第14-20
页 |
· 基因的功能 | 第20-23
页 |
· 复制机制 | 第23-26
页 |
2 植物病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6-35
页 |
· 病毒自身基因介导的抗性及其应用 | 第27-30
页 |
· 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介导的策略 | 第30-31
页 |
· 利用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基因 | 第31-32
页 |
· 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的策略 | 第32-34
页 |
· 其它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 | 第34-35
页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8
页 |
· 目的与意义 | 第35-37
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8
页 |
第二章 大麦黄矮病毒GAV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 | 第38-75
页 |
1 材料 | 第39
页 |
· 病毒分离物 | 第39
页 |
· 饲毒蚜虫和寄主植物 | 第39
页 |
2 方法 | 第39-51
页 |
· BYDV GAV的生物学测定 | 第39-40
页 |
· GAV分离物的繁殖 | 第40
页 |
· GAV的提纯 | 第40-42
页 |
· BYDV GAV病毒RNA的提取 | 第42-43
页 |
· RT-PCR | 第43
页 |
· 5'RACE | 第43-45
页 |
· 3'RACE | 第45-47
页 |
· 序列分析采用的引物 | 第47-48
页 |
· PCR扩增片段的回收 | 第48-49
页 |
· 基因的克隆 | 第49-51
页 |
· 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第51
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73
页 |
· BYDV GAV的生物学测定 | 第51
页 |
· BYDV GAV的繁殖 | 第51
页 |
· BYDVGAV的精提纯 | 第51-52
页 |
· 全基因组克隆策略示意图 | 第52-53
页 |
· BYDV GAV的ORF1-2和ORF2-5之间部分序列测定 | 第53-56
页 |
· BYDV GAV的ORF5-ORF6间片段序列分析 | 第56-57
页 |
· 5’端末端序列分析 | 第57-59
页 |
· ORF6及其后的非编码序列分析 | 第59-61
页 |
· 3'RACE分析结果 | 第61-63
页 |
· BYDV GAV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63-73
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3-75
页 |
第三章 大麦黄矮病毒GAV的运动蛋白基因原核表达与抗血清制备 | 第75-84
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9
页 |
· 菌种和表达质粒 | 第75
页 |
· 所用主要试剂 | 第75
页 |
· 方法 | 第75-79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2
页 |
· 运动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9-80
页 |
· SDS-PAGE分析 | 第80-81
页 |
· 原核表达产物抗血清效价测定 | 第81
页 |
· 发病燕麦体内运动蛋白的免疫检测 | 第81-82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2-84
页 |
第四章 基因枪介导法向小麦导入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基因的研究 | 第84-104
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95
页 |
· 材料 | 第84
页 |
· 方法 | 第84-95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2
页 |
· 运动蛋白基因全长及缺失突变体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95-97
页 |
· 地高辛探针的制备 | 第97
页 |
· 基因枪转化结果 | 第97-100
页 |
· T1代转基因小麦的检测结果 | 第100-102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02-104
页 |
结论 | 第104-106
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
页 |
附录 | 第120-129
页 |
致谢 | 第129-130
页 |
个人简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