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9
页 |
综述 | 第9-24
页 |
1.模式植物拟南芥花发育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 第9-19
页 |
· 环境因子对花发育基因的调控 | 第9-12
页 |
· 光周期 | 第10-11
页 |
· 春化作用 | 第11-12
页 |
· 开花过程中的基因调控 | 第12-13
页 |
· 自主促进途径的花发育调控基因 | 第12-13
页 |
· 开花抑制途径 | 第13
页 |
· AMDS-box家族在花发育中的作用 | 第13-14
页 |
· 拟南芥主要花发育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9
页 |
· LFY(LEAFY) | 第14-16
页 |
· API(APETALA I) | 第16-17
页 |
· TFL(TERMINAL FLOWER) | 第17
页 |
· EMF(EMBRYONIC FLOWER) | 第17-18
页 |
· CLF(curly leaf) | 第18
页 |
· FCA | 第18-19
页 |
2.水稻花发育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4
页 |
· 环境因子对水稻花发育基因的调控 | 第20
页 |
· 水稻花的诱导 | 第20-21
页 |
· 水稻花分生组织的形成 | 第21-22
页 |
· 水稻花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 第22-24
页 |
第一章 水稻花发育相关基因OsEMF2的克隆与过表达分析 | 第24-43
页 |
· 水稻花发育相关基因OsEMF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25-32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
页 |
· 材料 | 第25
页 |
· 水稻材料 | 第25
页 |
· 细菌菌种和克隆载体 | 第25
页 |
· 试剂盒和限制性内切酶 | 第25
页 |
· Trizol法分离总RNA | 第25-26
页 |
· OsEMF2全长cDNA的推测与拼接 | 第26
页 |
· OsEMF2全长cDNA的克隆 | 第26
页 |
· cDNA及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 第26-27
页 |
· 基因表达分析 | 第27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
页 |
· 全长cDNA及推测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 第27-31
页 |
· OsEMF2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31
页 |
· OsEMF2的表达谱分析 | 第31-32
页 |
· 水稻花发育相关基因OsEMF2的过表达分析 | 第32-43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41
页 |
· 材料 | 第32-33
页 |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3-34
页 |
· 潮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34
页 |
· 植株再生及移栽 | 第34
页 |
· 质粒DNA的转化与扩增 | 第34-36
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9
页 |
· 农杆菌转化水稻愈伤组织 | 第39
页 |
· 转化子的筛选及植株再生 | 第39-40
页 |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40-41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3
页 |
· 水稻外值体对潮霉素浓度的敏感性 | 第41
页 |
· 转化子的筛选及其再生 | 第41
页 |
·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与表型分析 | 第41-43
页 |
第二章 水稻花序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43-69
页 |
· 水稻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43-51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
页 |
· 全长cDNA及推测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 第46-48
页 |
· OsORC2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48-49
页 |
· OsORC2基因的系统树分析 | 第49-50
页 |
· OsORC2的表达谱分析 | 第50-51
页 |
· 水稻Fk506 binding protein(Os FKBP6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51-58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
页 |
· 全长cDNA及推测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 第53-56
页 |
· OsFKBP66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56-57
页 |
· OsFKBP66的热激反应与表达谱分析 | 第57-58
页 |
· 水稻cytochrome P450(CYP81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58-65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
页 |
· 全长cDNA及推测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 第60-63
页 |
· CYP81B的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63
页 |
· CYP81B的表达谱分析 | 第63-64
页 |
· CYP81B基因的系统树分析 | 第64-65
页 |
· 水稻花序特异表达基因OsCPCT与OsPMSF的克隆 | 第65-69
页 |
第三章 东乡野生稻LRR-RLKs基因簇50Kb的测序及两个新的LRR-RLK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69-84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6
页 |
· 材料 | 第70
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0
页 |
· PCR引物的设计 | 第70-73
页 |
· 东乡野生稻一个新的LRR-RLKs基因(Orlnlk1)的克隆 | 第73
页 |
· 籼稻9311一个新的LRR-RLKs基因(Oslnlk2)的克隆 | 第73
页 |
· Oslnlk2基因的cDNA序列及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 第73
页 |
· Oslnlk2基因表达分析 | 第73-74
页 |
· Oslnlk2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74-76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4
页 |
· 东乡野生稻LRR-RLKs基因簇50Kb的测序及分析 | 第76-77
页 |
· 东乡野生稻Orlnlk1基因的全长cDNA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77-80
页 |
· 籼稻Oslnlk2基因的全长cDNA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80-82
页 |
· Oslnlk2基因的种内表达变化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82-83
页 |
· Oslnlk2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83-84
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
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1-92
页 |
致谢 | 第92-9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