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综述 | 第15-37页 |
综述一 | 第15-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综述二 | 第30-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上篇 肝主疏泄的内涵 | 第37-62页 |
1 中医经典理论对肝主疏泄的认识 | 第37-41页 |
1.1 肝主疏泄理论滥觞于《内经》 | 第37-40页 |
1.1.1《内经》中的“肝”是指与春季相应的“四时之肝” | 第37-38页 |
1.1.2 肝通于春季的中介是五行之“木” | 第38-39页 |
1.1.3 《内经》中的“疏泄”是描述春季土被木“疏泄” | 第39-40页 |
1.1.4 《内经》关于肝与疏泄的关系的认识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 第40页 |
1.2 肝主疏泄理论成熟于金元 | 第40-41页 |
1.3 肝主疏泄理论深化于“后丹溪时代” | 第41页 |
2 现代关于肝主疏泄的认识 | 第41-45页 |
2.1 现代关于肝主疏泄的理论认识 | 第41-43页 |
2.1.1 目前关于疏泄含义的认识 | 第41-42页 |
2.1.2 关于敷和与疏泄之争 | 第42-43页 |
2.1.3 “肝主疏泄”实质是疏泄阳气以应春之变 | 第43页 |
2.2 现代关于肝主疏泄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第43-44页 |
2.2.1 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涉及多器官系统 | 第43页 |
2.2.2 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机制与多器官系统相关 | 第43-44页 |
2.3 肝主疏泄实质是机体应时而变过程中的疏泄阳气的整体功能性调控过程 | 第44-45页 |
3 从“四时五脏阴阳”角度探讨肝主疏泄的精神实质和意义 | 第45-59页 |
3.1 “四时五脏阴阳”诠释 | 第45-57页 |
3.1.1 中医学对人体时间节律的认识 | 第45-48页 |
3.1.2 时间与空间的抉择 | 第48-50页 |
3.1.3 四时与阴阳五行 | 第50-56页 |
3.1.4 “四时五脏阴阳”诠释 | 第56-57页 |
3.2 从“四时五脏阴阳”角度探讨肝主疏泄的意义 | 第57-59页 |
3.2.1 肝是五脏应时而变的内在推动力 | 第57页 |
3.2.2 肝主疏泄是五脏应时的根本保证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中篇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从“肝失疏泄”论治的医案的统计分析 | 第62-80页 |
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进展 | 第62-66页 |
1.1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 第62-65页 |
1.2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应用领域研究进展 | 第65-66页 |
1.2.1 当代名老中医和中医学者经验总结 | 第65页 |
1.2.2 古代文献医案整理与数据挖掘 | 第65-66页 |
1.2.3 治疗某种疾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66页 |
1.2.4 常用中药应用规律总结 | 第66页 |
1.2.5 新药研发及新处方的开发研究 | 第66页 |
1.3 小结 | 第66页 |
2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从肝失疏泄论治的医案的统计分析 | 第66-76页 |
2.1 资料与方法 | 第67页 |
2.1.1 医案来源 | 第67页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67页 |
2.1.3 医案信息规范化标准 | 第67页 |
2.2 结果 | 第67-74页 |
2.2.1 性别分布 | 第67-68页 |
2.2.2 年龄统计 | 第68页 |
2.2.3 症状统计 | 第68-69页 |
2.2.4 西医疾病分布 | 第69页 |
2.2.5 中医疾病分布 | 第69-70页 |
2.2.6 证型分布 | 第70-71页 |
2.2.7 治则治法分布 | 第71页 |
2.2.8 药物统计 | 第71-74页 |
2.3 小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下篇 “肝主疏泄”四季远红外成像研究 | 第80-91页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第80-83页 |
1.1 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及其特点 | 第80-83页 |
1.1.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基础和原理 | 第80页 |
1.1.2 红外热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 第80-81页 |
1.1.3 红外热像技术的医学基础和原理 | 第81页 |
1.1.4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研究的优势 | 第81-82页 |
1.1.5 小结 | 第82-83页 |
2 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肝主疏泄”的季节变化的可行性探讨 | 第83-84页 |
2.1 “肝主疏泄”的实质 | 第83页 |
2.2 红外热像技术与“肝主疏泄”研究 | 第83-84页 |
2.3 小结 | 第84页 |
3 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肝主疏泄”的季节变化的实验 | 第84-90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84-8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85-87页 |
3.2.1 受试者 | 第85-86页 |
3.2.2 仪器 | 第86页 |
3.2.3 检测方法 | 第86页 |
3.2.4 观察部位 | 第86-87页 |
3.2.5 测量与统计方法 | 第8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87-88页 |
3.3.1 左右胁热值分析 | 第87-88页 |
3.3.2 胃脘大腹热值分析 | 第88页 |
3.4 分析与结论 | 第88-89页 |
3.5 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总结 | 第91-93页 |
创新点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