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独创性声明 | 第1-8
页 |
中文摘要 | 第8-14
页 |
英文摘要 | 第14-21
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1-53
页 |
一、 植物氮代谢 | 第21-30
页 |
1. 不同类群植物氮代谢的差异 | 第22-25
页 |
2. 氮化物的再分配 | 第25-27
页 |
3. 植物体内的氮循环库及其对N0_3~-吸收的调控作用 | 第27-30
页 |
二、 树木贮藏氮化物 | 第30-37
页 |
1. 树木贮藏氮化物的性质 | 第30-36
页 |
2. 树木贮藏氮化物的重要性 | 第36-37
页 |
三、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37-49
页 |
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 | 第37-41
页 |
1.1. 营养贮藏蛋白质在树木中的分布 | 第37-40
页 |
1.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形态学 | 第40-41
页 |
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化学 | 第41-45
页 |
2.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 | 第41-43
页 |
2.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性质 | 第43-45
页 |
2.2.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子量 | 第43
页 |
2.2.2. 杨柳科树木的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43-44
页 |
2.2.3. 桃树(Prunus persica)的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44
页 |
2.2.4. 豆科树木的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44
页 |
2.2.5.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同源性 | 第44-45
页 |
3.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季节变化 | 第45-47
页 |
3.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积累 | 第45-47
页 |
3.1.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积累时期和部位 | 第45
页 |
3.1.2. 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的细胞学研究 | 第45-46
页 |
3.1.3. 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的调控机制 | 第46-47
页 |
3.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动用 | 第47
页 |
3.3.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季节变化 | 第47
页 |
4.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第47-49
页 |
4.1. 季节性氮素贮藏功能 | 第48
页 |
4.2. 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 第48
页 |
4.3 其它 | 第48-49
页 |
四、 其它植物的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49-51
页 |
五、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51-52
页 |
六、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52-53
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53-66
页 |
一、 研究材料 | 第53
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53-66
页 |
1. 热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53-65
页 |
1.1. 大叶桃花心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53-62
页 |
1.1.1. 采样方法 | 第53
页 |
1.1.2. 环剥实验 | 第53
页 |
1.1.3. 光学显微镜技术 | 第53
页 |
1.1.4. 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53-54
页 |
1.1.5. 树皮可溶性蛋白质的提取 | 第54
页 |
1.1.6. SDS-PAGE | 第54
页 |
1.1.7. 抗血清制备 | 第54-55
页 |
1.1.8. 免疫印迹及谱带显色 | 第55-56
页 |
1.1.9. 电泳凝胶的过碘酸-Schiff试剂染色 | 第56
页 |
1.1.10. 间接免疫荧光定位 | 第56-57
页 |
1.1.11. 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 | 第57
页 |
1.1.12. 蛋白质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 | 第57-58
页 |
1.1.13.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cDNA克隆 | 第58-62
页 |
1.2. 楝科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62-63
页 |
1.3. 巴西橡胶树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63-64
页 |
1.3.1. 巴西橡胶树贮藏蛋白质细胞的特点 | 第63
页 |
1.3.2. 67 kDa蛋白质与采胶和死皮的关系 | 第63
页 |
1.3.3. 67 kDa蛋白质与初生乳管黄色体中的微纤维蛋白质的关系 | 第63-64
页 |
1.4. 荔枝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64-65
页 |
1.5. 热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研究 | 第65
页 |
2. 温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65-66
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66-86
页 |
一、 大叶桃花心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66-71
页 |
1. 大叶桃花心木的年生长周期 | 第66
页 |
2. 含贮藏蛋白质的细胞 | 第66
页 |
3. 接近落叶期贮藏蛋白质在植株中的分布 | 第66-67
页 |
4. 年生长周期中贮藏蛋白质的动用 | 第67
页 |
5. 年生长周期中贮藏蛋白质的积累 | 第67-68
页 |
6. 环剥对新梢生长和贮藏蛋白质动用的影响 | 第68
页 |
7. 形成层的活动与贮藏蛋白质的动用和积累 | 第68
页 |
8.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 | 第68-69
页 |
9. 18 kDa和21 kDa蛋白质在植株中的分布 | 第69
页 |
10. 18 kDa和21 kDa蛋白质的季节变化 | 第69-70
页 |
11. 18 kDa和21 kDa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性质 | 第70-71
页 |
二、 楝科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71-72
页 |
1. 营养贮藏蛋白质在楝科树木中的分布 | 第71-72
页 |
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 | 第72
页 |
3. 楝科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免疫相关性 | 第72
页 |
三、 巴西橡胶树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72-77
页 |
1. 贮藏蛋白质细胞(protein-storing cells,PSCs) | 第72-73
页 |
2. PSCs和67kDa蛋白质的分布 | 第73
页 |
3. 新梢生长过程中.PSCs和67 kDa蛋白质的变化 | 第73-74
页 |
4. 67kDa蛋白质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 第74
页 |
5. 67kDa蛋白质与割胶和死皮的关系 | 第74-75
页 |
6. 初生乳管黄色体的微纤维蛋白质与贮藏蛋白质细胞的67kDa蛋白质的关系 | 第75-76
页 |
6.1. 微纤维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 | 第75-76
页 |
6.2. 新梢发育过程中微纤维蛋白质的变化及其与67kDa蛋白质的免疫相关性 | 第76
页 |
6.3. 微纤维蛋白质的细胞学研究 | 第76
页 |
6.4. 新梢发育与67kDa蛋白质的关系 | 第76
页 |
7. 67kDa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性质 | 第76-77
页 |
7.1. 67kDa蛋白质是糖蛋白 | 第76-77
页 |
7.2. 67 kDa蛋白质与初生乳管黄色体的微纤维蛋白质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 第77
页 |
7.3. BLAST分析表明,没有与67 kDa蛋白质同源的蛋白质 | 第77
页 |
四、 荔枝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77-78
页 |
1. 贮藏蛋白质细胞 | 第77
页 |
2. 22 kDa蛋白质与贮藏蛋白质细胞的联系及其在植株中的分布 | 第77-78
页 |
五、 热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研究 | 第78-81
页 |
六、 豆科和蔷薇科温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 第81-84
页 |
1. 液泡蛋白质在温带豆科和蔷薇科树木中的分布 | 第81-83
页 |
2. 豆科和蔷薇科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 | 第83-84
页 |
七、 温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研究 | 第84-86
页 |
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形态 | 第84
页 |
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布 | 第84-86
页 |
第四章 总结和讨论 | 第86-101
页 |
一、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特点 | 第86-88
页 |
1. 具季节变化的液泡蛋白质是营养贮藏蛋白质在细胞学上的表现形式 | 第86-88
页 |
2. 在树木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营养蛋白质细胞 | 第88
页 |
二、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点 | 第88-90
页 |
三、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和分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第90-94
页 |
四、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第94-99
页 |
1.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积累是一种程序性合成,树木生长优先利用营养贮藏蛋白质 | 第94-95
页 |
2.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积累和降解可能对树木的氮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第95-96
页 |
3. 营养贮藏蛋白质与果树开花结实的关系 | 第96-97
页 |
4.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特殊生物学功能 | 第97-99
页 |
五、 温带树木和热带树木积累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差异:调控机制 | 第99-101
页 |
致谢 | 第101-102
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7
页 |
图版 | 第117-172
页 |
附录一 研究材料 | 第172-176
页 |
1. 北温带落叶树木 | 第172-173
页 |
2. 热带落叶树木 | 第173-176
页 |
附录二 论文、课题及学术交流 | 第176
页 |
一、 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已发表或被接受的论文目录 | 第176
页 |
二、 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 第176
页 |
三、 学术交流 | 第17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