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亚-2 μm硅胶微球在液相色谱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 亚-2μm无孔硅胶微球在快速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亚-2μm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在快速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整体柱技术在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核壳型基质填料 | 第15-24页 |
· 核壳型填料的发展 | 第15-16页 |
· SiO_2@SiO_2核壳填料在色谱快速分离中的机理 | 第16-17页 |
· SiO_2@SiO_2核壳微球的制备 | 第17-20页 |
· SiO_2@SiO_2核壳型填料的应用 | 第20-22页 |
· SiO_2@有机聚合物核壳色谱填料的制备 | 第22-24页 |
· 其它新型色谱填料 | 第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40页 |
第二章 双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及在小分子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 第40-70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7页 |
· 试剂和材料 | 第41页 |
· 试剂的前处理 | 第41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制备方法 | 第41-44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44-45页 |
· 反相固定相的合成和色谱柱的装填 | 第45页 |
· 色谱条件 | 第45-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5页 |
· 单分散微米级无孔硅胶微球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第47-50页 |
· 壳层和孔径可控的单分散核壳硅胶微球的制备 | 第50-53页 |
· 壳层和孔径可控的单分散核壳硅胶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53-56页 |
· 单分散核壳硅胶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 | 第56-65页 |
·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第三章 模板溶解诱导再沉积法制备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及在蛋白质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 第70-96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1-74页 |
· 试剂和材料 | 第71-72页 |
· 实验仪器 | 第72页 |
· 制备方法 | 第72-73页 |
· 材料表征 | 第73页 |
· 反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和色谱柱的装填 | 第73-74页 |
· 色谱条件 | 第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9页 |
· 单分散表面多孔二氧化硅核壳微球的制备 | 第74-77页 |
· 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壳层厚度的优化 | 第77页 |
· 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孔径尺寸的优化 | 第77-80页 |
· 单分散二氧化硅核壳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 | 第80-89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第四章 模板法制备粒径可控的单分散大孔硅胶微球及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 第96-114页 |
· 引言 | 第96-97页 |
· 实验 | 第97-100页 |
· 试剂和材料 | 第97-98页 |
· 实验仪器 | 第98页 |
· 制备方法 | 第98-99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99页 |
· 反相固定相的合成和色谱柱的装填 | 第99-100页 |
· 色谱条件 | 第10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9页 |
· 单分散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100-104页 |
· P_(GMA-EDMA)微球的表面改性对二氧化硅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多孔二氧化硅基质的反相色谱性能表征 | 第105-109页 |
· 结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第五章 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及在蛋白质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 第114-134页 |
· 引言 | 第114-115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5-119页 |
· 试剂和材料 | 第115-116页 |
· 实验仪器 | 第116页 |
· 制备方法 | 第116-117页 |
· 材料表征 | 第117-118页 |
· 反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和色谱饼的装填 | 第118页 |
· 色谱条件 | 第118-11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30页 |
· 单分散二氧化硅@多孔聚合物核壳微球的制备 | 第119-120页 |
· 单分散二氧化硅@多孔聚合物核壳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120-122页 |
· 单分散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核壳微球的制备 | 第122-126页 |
· 单分散二氧化硅核壳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 | 第126-130页 |
· 结论 | 第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34-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