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4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4-15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53页 |
2.1 模块化组织的相关研究 | 第25-34页 |
2.1.1 模块化概念和维度 | 第25-30页 |
2.1.2 模块化组织的概述 | 第30-32页 |
2.1.3 服务模块化 | 第32-34页 |
2.2 耦合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34-36页 |
2.2.1 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2.2.2 耦合模式 | 第35-36页 |
2.3 平台组织的相关研究 | 第36-43页 |
2.3.1 平台理论流派 | 第36-38页 |
2.3.2 平台组织的双边市场特征 | 第38-39页 |
2.3.3 平台组织的模块化内涵 | 第39-40页 |
2.3.4 物流服务平台的模块化特征 | 第40-43页 |
2.4 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43-49页 |
2.4.1 知识转移的概念 | 第43-44页 |
2.4.2 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 | 第44-47页 |
2.4.3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2.4.4 知识转移的维度 | 第48-49页 |
2.5 组织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49-51页 |
2.5.1 组织绩效测量维度 | 第49-50页 |
2.5.2 创新绩效及测量维度 | 第50页 |
2.5.3 合作绩效及测量维度 | 第50-51页 |
2.6 文献述评 | 第51-53页 |
3 平台组织的模块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案例研究 | 第53-112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53-61页 |
3.1.1 理论背景 | 第53-55页 |
3.1.2 案例选择 | 第55-56页 |
3.1.3 数据收集 | 第56-59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59-61页 |
3.2 案例背景 | 第61-63页 |
3.2.1 传化公路港平台 | 第61页 |
3.2.2 苏宁物流平台 | 第61页 |
3.2.3 快到网平台 | 第61-62页 |
3.2.4 “56”同城专线平台 | 第62-63页 |
3.3 案例分析 | 第63-110页 |
3.3.1 编码分析 | 第63-99页 |
3.3.2 模块化对知识转移、平台组织绩效影响机制初步分析结果 | 第99-102页 |
3.3.3 模块化对知识转移、平台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优化模型 | 第102-11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110-112页 |
4 模块化特征、知识转移与平台组织绩效:理论模型 | 第112-148页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12-122页 |
4.1.1 模块化特征与平台组织绩效 | 第112-114页 |
4.1.2 模块化特征与知识转移 | 第114-115页 |
4.1.3 知识转移与平台组织绩效 | 第115-116页 |
4.1.4 模块化特征、知识转移与平台组织绩效 | 第116-122页 |
4.2 理论假设的提出 | 第122-132页 |
4.2.1 模块化与平台组织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123-125页 |
4.2.2 知识转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假设 | 第125-127页 |
4.2.3 知识转移对平台组织模块化与组织绩效的中间作用假设 | 第127-132页 |
4.2.4 理论模型构建 | 第132页 |
4.3 变量测量 | 第132-139页 |
4.3.1 解释变量——平台组织模块化 | 第132-134页 |
4.3.2 中介变量——知识转移测量 | 第134-138页 |
4.3.3 被解释变量——组织绩效 | 第138页 |
4.3.4 控制变量 | 第138-139页 |
4.4 预调研分析 | 第139-142页 |
4.5 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 第142-147页 |
4.5.1 样本与调研对象选择 | 第142-143页 |
4.5.2 问卷发放及回收 | 第143-146页 |
4.5.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46-1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5 模块化特征、知识转移与平台组织绩效:供应方实证分析 | 第148-171页 |
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148-156页 |
5.1.1 平台开放性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48-150页 |
5.1.2 模块化特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50-152页 |
5.1.3 知识转移构念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52-155页 |
5.1.4 组织绩效构念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55-156页 |
5.2 假设检验 | 第156-168页 |
5.2.1 相关性分析 | 第156-159页 |
5.2.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59-162页 |
5.2.3 结构方程模型 | 第162-168页 |
5.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168-171页 |
5.3.1 实证研究结果 | 第168-169页 |
5.3.2 模块化对平台组织绩效影响机制分析 | 第169页 |
5.3.3 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机制分析 | 第169-171页 |
6 模块化、知识转移与平台组织绩效:需求方实证分析 | 第171-191页 |
6.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171-178页 |
6.1.1 平台开放性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1-172页 |
6.1.2 模块化特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2-174页 |
6.1.3 知识转移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4-176页 |
6.1.4 组织绩效构念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6-178页 |
6.2 假设检验 | 第178-188页 |
6.2.1 相关性分析 | 第178-180页 |
6.2.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80-183页 |
6.2.3 结构方程模型 | 第183-188页 |
6.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188-191页 |
6.3.1 实证研究结果 | 第188-189页 |
6.3.2 模块化对平台组织绩效影响机制分析 | 第189页 |
6.3.3 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机制分析 | 第189-191页 |
7 供需双方实证结果:对比研究 | 第191-197页 |
7.1 实证结果比较 | 第191-194页 |
7.2 结果讨论 | 第194-196页 |
7.3 管理启示 | 第196-197页 |
8 平台组织模块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扩展研究 | 第197-217页 |
8.1 引言 | 第197-198页 |
8.2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第198-203页 |
8.2.1 平台组织模块化的特征 | 第198-199页 |
8.2.2 平台组织模块化的过程模型 | 第199-200页 |
8.2.3 平台组织模块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 | 第200-202页 |
8.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202页 |
8.2.5 理论框架的建立 | 第202-203页 |
8.3 研究方法 | 第203-209页 |
8.3.1 案例选择 | 第203-206页 |
8.3.2 数据收集 | 第206-208页 |
8.3.3 数据分析 | 第208-209页 |
8.4 案例背景:星辰急便云物流平台 | 第209页 |
8.4.1 企业背景 | 第209页 |
8.4.2 平台介绍 | 第209页 |
8.5 案例分析 | 第209-216页 |
8.5.1 云物流平台组织的模块化过程模型 | 第209-214页 |
8.5.2 云物流平台组织的知识转移一般过程 | 第214-216页 |
8.5.3 物流服务平台模块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一般过程 | 第216页 |
8.6 本章小结 | 第216-217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217-223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217-219页 |
9.2 管理启示 | 第219-221页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221-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242页 |
附录一:物流服务平台的调研提纲 | 第242-244页 |
附录二:调研问卷 | 第244-250页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250-251页 |
致谢 | 第251-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