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第二章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形成的地质背景 | 第25-39页 |
· 任丘油田区域地质特征 | 第25-30页 |
· 任丘油田地层特征 | 第25-28页 |
· 任丘古潜山的构造特征 | 第28-30页 |
· 任丘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特征 | 第30-34页 |
· 任丘潜山碳酸盐岩储集空间 | 第30-32页 |
· 储集类型 | 第32-34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与演化 | 第34-37页 |
· 任丘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形成 | 第34-35页 |
· 任丘潜山构造带构造演化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分析 | 第39-81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分析 | 第39-45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特征的电镜及能谱定量分析 | 第39-41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特征的荧光显微镜分析 | 第41-45页 |
· 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充填物的红外成像光谱研究 | 第45-53页 |
· 成像光谱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充填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47-53页 |
· 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研究 | 第53-66页 |
· 拉曼光谱学基本原理 | 第53-56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实验概况 | 第56-59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 | 第59-62页 |
· 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深度剖析的拉曼光谱 | 第62-66页 |
· 岩心显微光谱成像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探索 | 第66-7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6-67页 |
· 光谱成像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 | 第67-69页 |
· 任28 井样品光谱成像信息的数据融合研究 | 第69-73页 |
· 微观分析在任丘油藏雾迷山组成藏期次与古压力恢复确定中的应用 | 第73-79页 |
·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测试结果 | 第73-75页 |
· 均一温度及盐度 | 第75-77页 |
· 成藏期次确定及古压力恢复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弹性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81-91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基于声波测井信息的岩石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 第81-85页 |
· 计算方法 | 第81-83页 |
· 计算实例 | 第83-85页 |
· 岩石力学参数概率统计特性分析方法 | 第85-87页 |
· 冀中坳陷任丘油田雾迷山组三段岩石力学参数概率统计分析 | 第87-89页 |
·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三段岩石弹性模量概率统计分析 | 第87-88页 |
·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三段岩石泊松比概率统计分析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碳酸盐岩储集层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第91-105页 |
·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 第91-92页 |
· 以多目标井点为约束的边界力确定 | 第92-94页 |
· 冀中坳陷任丘油田雾迷山组三段地应力有限元模拟 | 第94-102页 |
· 关键井点处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94-95页 |
·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95-98页 |
· 研究区储集层地应力分布规律 | 第98-102页 |
· 任丘油田主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研究 | 第102-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的预测分析 | 第105-119页 |
· 引言 | 第105页 |
· 岩石材料破裂准则 | 第105-109页 |
· Griffith 破裂准则 | 第105-107页 |
· Coulomb- Navier 剪破裂准则 | 第107-109页 |
·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储集层裂缝预测研究 | 第109-115页 |
·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储集层裂缝分布规律预测 | 第109-113页 |
· 任丘油田储集层裂缝密度分析 | 第113-115页 |
·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第115-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储集层裂缝的随机模拟分析 | 第119-139页 |
· 岩石强度的概率统计特性 | 第119-125页 |
· 岩石材料力学性质的随机分布特征 | 第119-121页 |
· 岩石材料不同力学特性的概率统计分析 | 第121-125页 |
· 研究区储层裂缝随机性的径向基网络法 | 第125-130页 |
· 径向基网络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125-127页 |
· 径向基网络模型训练原理 | 第127-129页 |
· 基于径向基网络模型的随机有限元方法 | 第129-130页 |
·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分析软件开发 | 第130-133页 |
· 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 第131-132页 |
·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第132-133页 |
· 计算实例 | 第133-137页 |
· 研究区块油藏岩石参数随机特征值 | 第133-134页 |
· 储层裂缝的随机特性分析 | 第134-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结论及认识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1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