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
页 |
1 绪论 | 第12-30
页 |
· 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 第12-15
页 |
· 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及现状 | 第15-28
页 |
· 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7
页 |
· 监测数据的评价分析研究现状 | 第17-27
页 |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27-28
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 第28-29
页 |
· 创新点 | 第2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
页 |
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桥梁远程监测评价体系总体方案 | 第30-40
页 |
· 原理和方法 | 第30-36
页 |
· 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 | 第30-31
页 |
· 利用荷载监测信息获取桥梁荷载效应的统计参数 | 第31-32
页 |
· 利用间接方法获取随机变量概率模型来描述桥梁结构的抗力作用 | 第32-33
页 |
· 利用可靠指标来反映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 | 第33-36
页 |
· 总体方案 | 第36-37
页 |
· 可靠性分析 | 第37-38
页 |
· 桥梁监测信息丰富可靠 | 第37
页 |
· 交通部在桥梁抗力分析方面具备研究基础 | 第37-38
页 |
· 可靠度计算方法可靠 | 第3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
页 |
3 基于桥梁远程监测信息的荷载效应统计参数动态获取技术 | 第40-50
页 |
· 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理论 | 第41-42
页 |
· 问题的描述 | 第41
页 |
· 分布检验法选择 | 第41-42
页 |
· 拟合优度检验法 | 第42
页 |
· 基于桥梁远程监测信息的荷载效应最大值分布及其动态拟合技术 | 第42-45
页 |
· 最大值概率分布的基本理论 | 第43
页 |
· 荷载效应统计参数的动态获取技术 | 第43-45
页 |
· 基于“桥梁远程监测信息的荷载效应统计参数动态分析系统”的计算机实现 | 第45-48
页 |
· “桥梁远程监测信息的荷载效应统计参数动态分析系统”的计算机实现 | 第45-47
页 |
· 系统实现总结 | 第47-4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
页 |
4 桥梁结构抗力分析 | 第50-66
页 |
· 桥梁结构抗力不定性因素的分析 | 第50-56
页 |
· 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 | 第50-52
页 |
· 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 | 第52-53
页 |
· 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53-56
页 |
· 桥梁构件抗力统计参数 | 第56-62
页 |
· 误差传递公式 | 第56-58
页 |
· 常用构件的抗力统计参数 | 第58-62
页 |
· 基于具体实桥的桥梁抗力统计参数修正技术 | 第62-65
页 |
· 原理与方法 | 第62-63
页 |
· 基于实桥的抗力统计参数修正技术 | 第63-65
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
页 |
5 基于远程监测的典型桥梁可靠性评价 | 第66-116
页 |
· 结构可靠性分析原理 | 第66-79
页 |
· 概述 | 第66-67
页 |
· 结构截面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67-70
页 |
· 结构体系可靠度 | 第70-79
页 |
· 工程概况 | 第79-82
页 |
· 高家花园大桥 | 第79-80
页 |
· 马桑溪长江大桥 | 第80-81
页 |
· 向家坡立交桥 | 第81-82
页 |
· 集群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82-90
页 |
· 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 第82-83
页 |
· 桥梁现场监测系统的实现方式 | 第83
页 |
· 现场监测系统设计 | 第83-87
页 |
· 远程传输方案设计 | 第87-88
页 |
· 集群中心子系统设计 | 第88-90
页 |
· 典型桥梁截面可靠度分析模式与方法 | 第90-96
页 |
· 高家花园嘉陵江大桥截面可靠度分析功能函数构建 | 第90-94
页 |
· 桥梁远程监测信息的荷载效应统计参数动态分析系统 | 第94-95
页 |
· 典型桥梁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 | 第95-96
页 |
· 成果分析 | 第96-115
页 |
· 基本规定 | 第96
页 |
· 高家花园大桥可靠性评价 | 第96-103
页 |
· 马桑溪大桥可靠性评价 | 第103-112
页 |
· 向家坡立交桥 | 第112-115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
页 |
6 全文总结 | 第116-120
页 |
致谢 | 第120-122
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
页 |
附录 | 第128-132
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32
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