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英文摘要 | 第4-7
页 |
导言 | 第7-15
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
页 |
二、目的与意义 | 第9-10
页 |
三、基本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 第10-13
页 |
四、主要结论 | 第13-15
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本质及其归属效率和界定方式 | 第15-44
页 |
一、知识产权的本质 | 第15-17
页 |
二、权利归属的效率概念与假定——概述 | 第17-18
页 |
三、知识产权归属的法律效率原则和标准 | 第18-23
页 |
四、影响知识产权有效率配置的因素 | 第23-25
页 |
五、合约形式与产权归属的效率 | 第25-29
页 |
六、在职与非在职发明区分的效率 | 第29-31
页 |
七、公共物品知识产权的归属 | 第31-38
页 |
八、知识产权界定方式或类型 | 第38-41
页 |
附关于知识产权的许可 | 第41-44
页 |
第二章 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的体系与制度 | 第44-60
页 |
一、概念 | 第44
页 |
二、主要保护制度及相互关系 | 第44-54
页 |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内容 | 第54-56
页 |
四、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国际公约 | 第56-60
页 |
第三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简要历史与趋势 | 第60-66
页 |
一、生命形式知识产权活动的早期历史 | 第60
页 |
二、生命形式知识产权活动的中期阶段 | 第60-61
页 |
三、最新进展 | 第61-62
页 |
附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事件 | 第62-66
页 |
第四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6-95
页 |
一、生物技术与知识产权 | 第66-82
页 |
二、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俗问题 | 第82-88
页 |
三、地理标记 | 第88-95
页 |
第五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国别政策与选择 | 第95-102
页 |
一、产权保护的国家差异与选择 | 第95-98
页 |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文本选择 | 第98-99
页 |
三、关于动物品种保护 | 第99-100
页 |
四、关于研究工具(生物材料)保护问题 | 第100-102
页 |
第六章 国家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政策及其对投资和学术研究单位的激励 | 第102-114
页 |
一、 政府直接参与——人类基因组及其他专项计划 | 第102-108
页 |
二、 投资保护与激励 | 第108-112
页 |
三、对大学和研究单位的激励 | 第112-114
页 |
第七章 R&D 制度安排---知识产权制度 | 第114-145
页 |
一、社会广泛参与R& D 活动的基本要素 | 第114-115
页 |
二、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制度——美国的创新史 | 第115-119
页 |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私营部门 R&D 投资的激励作用及其相应影响 | 第119-136
页 |
四、 关于市场结构,集中化与 R&D 活动的进一步分析 | 第136-145
页 |
第八章 R&D 制度安排---研究与开发合作 | 第145-156
页 |
一、概念——不完全合约理论和纵向协作战略选择 | 第145-149
页 |
二、研究与开发合作产生的因素 | 第149-151
页 |
三、战略技术联盟 | 第151
页 |
四、专利联营 | 第151-152
页 |
五、工业研究与开发联营企业、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 | 第152-153
页 |
六、美国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伙伴机制——事例剖析 | 第153-154
页 |
七、中外研究与开发合作的简要比较 | 第154-156
页 |
第九章 研究与开发的制度安排——公共研究与开发资源配置 | 第156-191
页 |
一、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及其研究与开发投入效益 | 第156-164
页 |
二、美国政府生命科学研究投资与美国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地位 | 第164-171
页 |
三、农业公共R& D 资源及其目标配置 | 第171-185
页 |
四、发展中国家的有关问题 | 第185-186
页 |
附美国公共农业研究体制、资助方式与资金分配 | 第186-191
页 |
第十章 “基因保卫战”——简要结论与补充建议 | 第191-195
页 |
一、简要结论 | 第191-192
页 |
二、孟山都的大豆专利 | 第192-193
页 |
三、关于我国传统知识和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 第193-195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5-202
页 |
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概念与定义 | 第202-208
页 |
致谢 | 第20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