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与推拿针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初步探讨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医学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医学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与推拿针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初步探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6 页
ABSTRACT第6-14 页
引言第14-16 页
第一部分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理论探讨第16-27 页
  一、近代五行废存之争——五脏相关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6-17 页
  二、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第17-19 页
  三、五脏相关学说与古代五行学说的区别第19 页
  四、五脏相关学说学术源流第19-24 页
    (一) 《内经》“五脏相通”说第19-20 页
    (二) 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第20-21 页
    (三) 宋代钱乙“五脏所主”论第21 页
    (四) 金代“脏腑病机”说和“五运主病”论第21-22 页
    (五) 明代医家“五脏穿凿”“五脏旁通”、“五脏病传”论第22-23 页
    (六) 清代医家“五脏生剋”、“五脏互相关涉”论第23-24 页
  五、五脏相关学说源自临床指导临床第24 页
  六、邓铁涛五脏相关学说临床应用成功的病种第24-25 页
    (一) 冠心病第24-25 页
    (二) 高血压第25 页
    (三) 肝胃病第25 页
    (四) 重症肌无力第25 页
  七、当代其他医家对五脏相关学说临床应用第25-27 页
第二部分 推拿针药结合治疗31例重症肌无力的初步探讨第27-68 页
  一、重症肌无力中医药研究进展第27-31 页
    (一) 病因病机研究第27-28 页
      · 脏腑虚损说第27-28 页
      · 湿热湿寒说第28 页
      · 情志致病说第28 页
      · 经络致病说第28 页
    (二) 治疗方法研究第28-31 页
      · 中药治疗第28-29 页
        (1) 分型辩证论治第28-29 页
        (2) 主型主方化裁第29 页
      · 结合性治疗第29-31 页
        (1) 针灸结合治疗第29-30 页
        (2) 针药结合治疗第30 页
        (3) 灸药结合治疗第30 页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30-31 页
  二、邓铁涛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与实践之总结第31-34 页
    (一) 病因病机——脾虚为本,五脏相关第31-32 页
    (二) 辨证论治——以证为本,结合辩病第32-33 页
    (三) 遣方用药——点面结合,匠心独具第33 页
    (四) 重视心理——树立信心,久治可愈第33-34 页
  三、推拿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起因及理论基础第34-40 页
    (一) 重症肌无力与阴阳学说第34-35 页
      · 阴阳的实质第34-35 页
      · 重症肌无力也是阴阳失衡所致第35 页
    (二) 重症肌无力与五脏相关学说第35-37 页
      · 从病因病机看第36 页
      · 从临床表现看第36 页
      · 五脏相关学说与针灸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第36-37 页
    (三) 重症肌无力与经络学说第37-40 页
      · 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第37-38 页
      · 邓铁涛教授谈经络学说第38 页
      · 经络作用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第38-40 页
  四、治疗手段与治疗原理第40-47 页
    (一) 推拿—推行气血、疏通经络第40-42 页
      · 推拿的作用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第40-41 页
      · 推拿按摩部位及治疗原理第41-42 页
      · 推拿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点与禁忌证第42 页
    (二) 梅花针——里病治表、调理脏腑第42-44 页
      · 梅花针渊源第42-43 页
      · 梅花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原理第43-44 页
      · 梅花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点及禁忌证第44 页
    (三) 艾灸—加强与巩固疗效第44-46 页
      · 选择灸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原因第44-45 页
      · 灸法的作用原理第45 页
      · 操作手段与方法第45 页
      · 适应证及禁忌证和禁灸部位第45-46 页
    (四) 药物治疗第46-47 页
  五、31例重症肌无力病例临床治疗报告第47-68 页
    (一) 临床资料第47-49 页
      · 一般资料第47 页
      · 诊断标准第47-48 页
      · 病例纳入标准第48-49 页
      · 病例排除标准第49 页
    (二) 研究方法第49-58 页
      · 病历采集方案第49 页
      · 实验室指标监测第49 页
      · 治疗方案(包括主症治疗与兼症治疗)第49-57 页
        主症治疗第49-52 页
          (1) 捏脊第49-50 页
          (2) 推拿第50 页
          (3) 梅花针第50-52 页
          (4) 灸疗第52 页
          (5) 药疗第52 页
        兼症治疗第52-57 页
          (1) 面具脸第52-53 页
          (2) 易感冒第53-54 页
          (3) 顽固性失眠第54-55 页
          (4) 纳差、便秘第55 页
          (5) 脚软、抽筋第55-56 页
          (6) 头痛第56 页
          (7) 声音嘶哑第56 页
          (8) 易烦第56-57 页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第57-58 页
    (三) 研究结果第58-61 页
      · 治疗前、后血液分析比较第58 页
      · 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比较第58 页
      ·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价的结果第58-61 页
    (四) 讨论第61 页
    (五) 典型病例第61-65 页
    (六) 小结第65-68 页
结语第68-69 页
参考文献第69-72 页
附录第72-85 页
致谢第85页

本篇论文共85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与推拿针药
清热解毒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
消渴目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体系的研
补肾法对激素干预成骨样细胞作用的
参莲消癥汤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与实
健中愈疡片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干预DN
骨康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骨转换影
麝冰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寿胎丸抗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
从正交拆方及化学特征谱追踪助孕3号
调肠理气片拆方治疗CFC气秘证大鼠的
黄芪甲苷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现代医学模式与医院组织变革研究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数据库建立及证治
针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与实
龟鹿补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从调节卵泡凋亡探讨左归丸治疗免疫
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
慢性荨麻疹从肝经论治的临床研究
瘿气灵对Graves病临床疗效及细胞凋
不同证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
温肾健脾、祛毒活血法对早期糖尿病
脾虚证线粒体氧化损伤以及线粒体基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述要与《临证指南
脾虚证与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及胃泌素
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性闭经的影响及
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及益气活血化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
扶正抑瘤法对前列腺癌D2期骨转移患
冠心病心律失常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
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及软
急性缺血中风阴类证综合治疗方案疗
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
中风病急性期阴阳类证辨证的初步评
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
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细胞间黏附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脾胃湿热证与肠道
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及hTERT
脾气虚证患者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超微
电针任、督脉经穴对脑缺血大鼠ERK通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
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的收集整理
《内经》治则治法学说的渊源与形成
《黄帝内经素问》疑难字词校补
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
肺失肃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及其临床指
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信息数理分析
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
中药复方对SHR血管重构及肾素—血管
心理应激人群中医常见证的病机研究
运用信息融合技术建立心病瘀血舌象
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治疗卒中后抑
自拟逆纤方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
DHBV模型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用于
溪黄草提取物抗免疫肝损伤作用机理
舒胸缓释微丸的研制
绿豆癀护肝解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参附注射液、松果菊苷和虫草素等抗
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
调肝治法方药抗心理应激损伤的部分
木豆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点校和学术
木犀草素、黄芩苷和大黄素对肝癌自
三液体治疗对腹内手术病人术中循环
血府逐瘀汤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
民国广东中医人名录编纂及相关研究
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研究
民国时期广州中医慈善医疗组织研究
清代广东中医人名录编纂及相关研究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
经络注血对哮喘大鼠IFN-γ和IL-4及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在缺血性中风中的
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接骨方对骨愈合中骨连接素mRNA表达
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
新诊断代谢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及临床
二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
软肝抗纤方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及
脾胃虚弱型白血病患儿淀粉酶糖链变
男性型脱发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
平肝理气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
紫癜病五脏相关证候分析
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
电针智三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评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对
电针膈俞穴治疗癌症化疗毒副反应的
青蒿琥酯诱导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凋亡
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研制和考核
中医药辨治口服降糖药胃肠道不良反
慢性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整合
针刺夹脊穴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梗塞致运动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症
家族性偏头痛辨证分型与CACNA1A基因
通幽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敷痔散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研究
中医老年保健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研究
女性房事养生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
中老年妇女虚证的五脏相关研究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肝癌自杀基因
 
五脏相关论文 重症肌无力论文 经络 推拿 针灸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吕**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