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超临界条件下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合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论文催化论文
超临界条件下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合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6 页
英文摘要第6-9 页
目录第9-14 页
绪论第14-15 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54 页
  1.1 引言第15-17 页
  1.2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第17-20 页
  1.3 超临界流体作为化学反应溶剂的优势第20-22 页
  1.4 超临界化学反应装置第22 页
  1.5 超临界化学反应的研究现状第22-41 页
    1.5.1 超临界流体中的均相催化反应第23-33 页
    1.5.2 超临界流体中的多相催化反应第33-35 页
    1.5.3 超临界流体中的酶催化反应第35-37 页
    1.5.4 超临界流体中的高分子合成第37-40 页
    1.5.5 超临界化学反应新的发展方向第40-41 页
  1.6 结论第41-42 页
  1.7 本论文工作第42-44 页
  参考文献第44-54 页
第一部分 超临界条件下环状碳酸酉旨的催化合成第54-122 页
  第二章 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环氧乙烷二元体系以及它们与碳酸乙烯酯三元体系相行为调查第55-65 页
    2.1 实验部分第56-58 页
      2.1.1 原料及其提纯第56 页
      2.1.2 实验设备第56-57 页
      2.1.3 分析及数据处理第57-58 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58-63 页
      2.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环氧乙烷二元体系中相行为的调查第58-60 页
      2.2.2 CO_2/环氧乙烷混合物的虚拟临界性质第60-62 页
      2.2.3 超临界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碳酸乙烯酯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第62 页
      2.2.4 超临界条件下均相催化CO_2和环氧乙烷环加成反应过程中相行为的推测第62-63 页
    2.3 结论第63 页
    参考文献第63-65 页
  第三章 超临界条件下碳酸乙烯酯的均相催化合成第65-83 页
    3.1 引言第65-66 页
    3.2 实验部分第66-71 页
      3.2.1 原料及其提纯第66-67 页
      3.2.2 四齿席夫碱配体的合成第67-68 页
      3.2.3 四齿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第68-71 页
      3.2.4 仪器第71 页
      3.2.5 环加成反应第71 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1-79 页
      3.3.1 超临界二氧化碳/环氧乙烷混合物的性质第71-72 页
      3.3.2 四齿席夫碱铝络合物的催化性能第72-73 页
      3.3.3 路易斯碱对席夫碱铝络合物催化性能的促进效应第73 页
      3.3.4 席夫碱铝络合物/季铵盐或季膦盐双功能催化剂的协同效应第73-75 页
      3.3.5 SalenAlX中苯环上取代基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5-76 页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6-77 页
      3.3.7 影响CO_2与环氧乙烷环加成反应的其它因素第77-78 页
      3.3.8 其它四齿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催化性能第78-79 页
      3.3.9 超临界条件下碳酸丙烯酯的催化合成第79 页
    3.4 结论第79-80 页
    参考文献第80-83 页
  第四章 四齿席夫碱铝络合物催化CO_2与环氧乙烷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第83-98 页
    4.1 四齿席夫碱铝络合物单独作催化剂的反应体系第83-91 页
      4.1.1 环氧乙烷的开环第83-88 页
      4.1.2 CO_2的活化及活化CO_2对Al-O键的插入第88-91 页
    4.2 Lewis碱性配体对铝络合物催化CO_2和环氧乙烷环加成反应的促进效应第91-93 页
    4.3 四齿席夫碱铝络合物/季铵盐或季膦盐双功能催化剂的协同效应第93-95 页
    4.4 结论第95-96 页
    参考文献第96-98 页
  第五章 环加成反应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第98-116 页
    5.1 实验部分第98-103 页
      5.1.1 原料第98-99 页
      5.1.2 合成第99-101 页
      5.1.3 环加成反应第101 页
      5.1.4 化学分析第101-102 页
      5.1.5 仪器第102-103 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03-113 页
      5.2.1 MCM-41介孔材料负载可溶性氯铝酞菁第103-110 页
      5.2.2 MCM-41负载席夫碱铝、钴络合物第110-113 页
    5.3 结论第113 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 页
  第六章 超临界条件下由CO_2和环氧乙烷连续化合成碳酸乙烯酯第116-122 页
    6.1 实验部分第116-118 页
      6.1.1 原料及催化剂合成第117 页
      6.1.2 仪器设备第117-118 页
      6.1.3 连续化反应装置第118 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18-120 页
    6.3 结论第120-121 页
    参考文献第121-122 页
第二部分 超临界流体在多孔材料模板剂的萃取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第122-142 页
  第七章 超临界流体用于萃取母体MCM-41介孔材料中的模板剂第123-133 页
    7.1 实验部分第124-125 页
      7.1.1 原料第124 页
      7.1.2 萃取工艺第124-125 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125-131 页
      7.2.1 搅拌式反应釜中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第125-130 页
      7.2.2 连续流动超临界流体萃取MCM-41介孔材料中的模板剂第130-131 页
    7.3 结论第131-132 页
    参考文献第132-133 页
  第八章 MCM-41介孔材料中模板剂的超临界萃取和材料表面的同时改性第133-142 页
    8.1 实验部分第134-135 页
      8.1.1 原料第134 页
      8.1.2 铜络合物[(TPED)_2CuCl_2]的合成第134 页
      8.1.3 MCM-41材料的改性第134 页
      8.1.4 铜含量分析第134-135 页
    8.2 结果与讨论第135-140 页
    8.3 结论第140 页
    参考文献第140-142 页
论文总结第142-144 页
创新点摘要第144-145 页
附图第145-148 页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148-150 页
致谢第150 页

本篇论文共150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超临界条件下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合成
在线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存在与表现--论达比埃斯的绘画与材
玉米智能测产成图系统研究与开发
女性卫生用品的包装设计研究
基于概念检索的智能信息检索技术研
玉米根茬结构和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的
放电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应用中一些
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发展
玉米果穗长度自动分级系统的研究
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提高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效率
一个客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
论文化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标准
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催化共活化CH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
玉米花丝安全性评价研究
Java 3D技术在网络三维课件开发中的
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若干定量模型、
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成就、
玉米低温和干旱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
基于SNMP的校园网的网络管理系统的
信息系统敏捷性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
拟南芥CBL1基因在玉米中遗传转化的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文化重建的想
CORBA规范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
龙牙楤木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相
反求工程中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三维
中文自动分词系统的研究
大麦Isa-H1基因在玉米中遗传转化的
大型配对型面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
AGPase基因在玉米中遗传转化的研究
人体运动跟踪的方法与实验研究
亚文化视野下的“山寨文化”研究
大豆CHS8、CHIⅡ、SAI融合基因的原
基于构件技术的手机短消息应用系统
符号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
利用豆科模式转化系统分析大豆耐盐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在企业应用
从象征到他者的文化革命策略--论鲍
行距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不同磷素营养水平对水稻
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设计研
从废奴到民权:百年美国黑人民权运
钾高效玉米基因型快速筛选体系的建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教务管理信息系
酷吏与汉代政治
Internet上基于RealSystem的视频点
明代苏州知府治苏研究
Na2CO3胁迫
网络存储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研究
大豆抗旱、耐盐性鉴定及其与SSR标记
油田生产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明代预备仓研究
超高产玉米群体结构及光合性能研究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北虫草菌株诱变选育、固体栽培条件
玉米诱导性启动子的克隆、表达载体
明清苏州妇女日常生活研究
武汉地区建立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的
玉米干旱诱导型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
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权力结构的重组
乾嘉名臣戴衢亨研究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PwHAP5基
街区社会公共领域的消逝:汉正街,
GmCRY1基因转化大豆及功能鉴定分析
浑源中学高二学生英语阅读现状调查
中国共产党中农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活性检测方法研
语法在中学英语交际教学中的价值及
桑黄黄酮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绩效评价的理论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丁日昌治苏略论
玉米果穗顺向装置的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
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敏感基线的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图像特征提取及基于内容图像数据库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构建温室月季花
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
伟大的未完成--评整理国故运动
辣椒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从造词理据看文化意义及其在语文教
嵌入式隐Markov模型和神经网络人脸
孙诒让的学术研究
中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文化解读
生物克隆技术种植蓝莓新品种及其系
中师生作文语言的现状研究
双螺杆加工新工艺及其支持系统的研
东北红豆杉工厂化育苗生产模式优化
张謇的南通自治及其局限
幼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实践与思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的杨树生理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 改进中学汉字教
分布式多层次数据库应用模型研究--
明清以来软质枕具的装饰在家用纺织
复合脂肪替代物及其在牛肉制品中的
论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整理与
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4/5在雌
 
超临界CO2论文 环加成反应论文 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awed54**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