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13
页 |
绪言 | 第13-36
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英国地方治理变迁 | 第13-15
页 |
二、关于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的研究综述 | 第15-23
页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8
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8-23
页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3-30
页 |
(一) 治理 | 第23-26
页 |
(二) 地方治理 | 第26-27
页 |
(三) 地方政府 | 第27-28
页 |
(四) 地方自治 | 第28-30
页 |
四、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30-36
页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0-32
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2-33
页 |
(三) 分析框架 | 第33-36
页 |
第一章 传统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36-59
页 |
一、英国地方治理的起源—罗马行省制 | 第36-37
页 |
(一) 罗马时代英国地方政府的产生 | 第36-37
页 |
(二) 罗马行省制对英国地方治理的影响 | 第37
页 |
二、英国地方治理体系的初步建立—盎格鲁-萨克逊王权下的郡区制 | 第37-45
页 |
(一) 盎格鲁-萨克逊王权的孕育 | 第37-40
页 |
(二) 盎格鲁-萨克逊王权下的郡区制 | 第40-44
页 |
(三) 盎格鲁-萨克逊时代英国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44-45
页 |
三、英国地方治理体系的发展—封建王权下的地方治理 | 第45-57
页 |
(一) 封建王权的形成与发展 | 第45-50
页 |
(二) 封建王权下的地方治理体系 | 第50-56
页 |
(三) 封建时代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56-57
页 |
四、英国传统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57-59
页 |
第二章 绝对主义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59-74
页 |
一、绝对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第59-64
页 |
(一) 贵族势力受到严重削弱 | 第59-60
页 |
(二) 阶级分化 | 第60
页 |
(三) 行政改革 | 第60-61
页 |
(四) 宗教改革 | 第61-64
页 |
二、绝对主义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64-72
页 |
(一) 治安法官地位的提升—取代郡长成为郡最高长官 | 第64-68
页 |
(二) 教区性质的转变—从基层教会组织到基层政府 | 第68-72
页 |
(三) 地方特权法庭的设立—特殊地区的特殊治理 | 第72
页 |
三、绝对主义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72-74
页 |
第三章 “守夜人”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74-97
页 |
一、守夜人国家的到来 | 第74-81
页 |
(一) 虚君立宪制的形成 | 第74-77
页 |
(二) 人民主权的确立 | 第77-81
页 |
二、守夜人国家形成中的地方治理 | 第81-95
页 |
(一) 光荣革命前的地方治理—对地方控制权的争夺 | 第81-84
页 |
(二) 光荣革命到议会改革之间地方政府的自由发展—团体自治的形成 | 第84-90
页 |
(三) 1832年议会改革后地方治理的民主化改革—居民自治的开始 | 第90-95
页 |
三、守夜人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95-97
页 |
第四章 福利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97-116
页 |
一、福利国家的酝酿与形成 | 第97-103
页 |
(一) 失业与贫困等问题的恶化 | 第97-98
页 |
(二) 劳工阶层的抗争 | 第98-99
页 |
(三) 普选权的实现 | 第99-101
页 |
(四) 福利国家的发展与国家干预的深化 | 第101-103
页 |
二、福利国家中的地方治理 | 第103-113
页 |
(一) “主权在民”在地方—现代地方政府体系的确立 | 第103-106
页 |
(二) 合并与重组—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重构 | 第106-109
页 |
(三) 地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 | 第109-113
页 |
三、福利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113-116
页 |
第五章 后福利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116-143
页 |
一、后福利国家的产生 | 第116-122
页 |
(一) 英国病与共识政治的瓦解 | 第116-118
页 |
(二) 撤切尔主义中的国家理念 | 第118-120
页 |
(三)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 第120-122
页 |
二、后福利国家的地方治理 | 第122-141
页 |
(一) 地方治理的市场化改革—撤切尔主义对“英国病”的医治 | 第122-129
页 |
(二) 新治理—第三条道路中的地方治理 | 第129-141
页 |
三、后福利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及影响 | 第141-143
页 |
结语: 对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的思考 | 第143-151
页 |
一、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的主要趋势 | 第143-146
页 |
(一) 地方治理职能的变化 | 第143-144
页 |
(二) 地方治理主体的变化 | 第144-145
页 |
(三) 地方治理方式的变化 | 第145-146
页 |
二、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的原因 | 第146-148
页 |
(一) 国家形态的变迁 | 第146-147
页 |
(二) 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变化 | 第147
页 |
(三) 社会观念的变化 | 第147-148
页 |
三、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的效果 | 第148-151
页 |
(一) 对国家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148-149
页 |
(二) 经济与社会效果 | 第149-150
页 |
(三) 对公民的影响 | 第150-151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1-162
页 |
后记 | 第16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