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附“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汪世强教授学术渊源及各家学说 | 第14-25页 | (一) 汪世强教授学术渊源 | 第14-16页 | (二) 各家学说 | 第16-23页 | · 三焦与各家学说 | 第16-19页 | · 肝脾关系各家学说 | 第19-21页 | · 扶阳理念各家学说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第25-67页 | (一) 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 | 第25-28页 | · 重视脾胃,疏肝健脾,双管齐下 | 第25-26页 | · 治疗疾病擅用扶阳理念 | 第26-27页 | · 善从三焦辨治各种疾病 | 第27-28页 | (二) 临床经验 | 第28-67页 | · 辨证特点:重三焦、和少阳 | 第28-32页 | (1) 善从三焦辨治疾病 | 第28-31页 | (2) 和解少阳治久咳不已 | 第31-32页 | · 治法特点:重温阳、调肝脾、健脾胃 | 第32-45页 | (1) 补火助阳治疗各种寒性疾病 | 第32-35页 | (2) 疏肝健脾治疗杂病 | 第35-42页 | (3) 调理脾胃治疗儿科疾病 | 第42-45页 | · 用方特点 | 第45-57页 | (1) 善用经方 | 第45-49页 | (2) 多个小方合用,汪世强教授用四合汤治疗胃病经验介绍 | 第49-50页 | (3) 擅用基础方 | 第50-54页 | (4) 结合病机,自拟处方 | 第54-57页 | · 用药特点 | 第57-65页 | (1) 咳、喘、疲常用干姜、细辛、五味子 | 第57-60页 | (2) 疏肝健脾常用: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 | 第60-61页 | (3) 扶阳常用药物:附子、干姜、肉桂、细辛 | 第61-62页 | (4) 用药注重相反相成 | 第62-64页 | (5) 补益各脏必配伍补肾药 | 第64-65页 | · 治疗疾病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 第65-67页 | 第三部分 汪世强教授“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 第67-120页 | 文献综述 高血压病诊治概况 | 第72-91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前言 | 第91-93页 | 临床资料 | 第93页 | 诊断标准 | 第93-97页 | 方法 | 第97-100页 | 结果 | 第100-104页 | 讨论 | 第104-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个人简历 | 第123-12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