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基于制度安排的视角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20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第20-26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主要创新与特色 | 第26-2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 第27-50页 | · 国外相关理论评述 | 第27-44页 | · 企业理论 | 第27-30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30-33页 | · 资本结构理论 | 第33-37页 |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7-43页 | · 理论评述 | 第43-44页 | ·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文献评述 | 第44-50页 | ·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 第44-46页 | ·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第46-48页 | · 文献评述 | 第48-50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渠道分析 | 第50-64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的实证分析 | 第50-59页 | ·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50-51页 | ·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第51-56页 | · 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56-59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第59-64页 | · 直接融资渠道分析 | 第59-61页 | · 间接融资渠道分析 | 第61-62页 | · 非正式金融(民间金融)分析 | 第62-64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64-78页 | · 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分析 | 第64-68页 | ·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64-66页 | ·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缺陷对融资的影响 | 第66-68页 | · 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特征分析 | 第68-72页 | ·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分析 | 第68-70页 | · 信贷市场特征分析 | 第70-72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分析 | 第72-78页 | · 政府过度干预的制度环境 | 第72-74页 | ·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安排 | 第74-78页 |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信用制度安排 | 第78-106页 | · 我国中小企业失信现象分析 | 第78-81页 | · 中小企业失信行为特征 | 第78-79页 | · 中小企业失信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79-81页 | · 以征信为核心的信用信息共享制度 | 第81-86页 | · 征信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81-83页 | · 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的类型 | 第83-84页 | · 信用信息共享制度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研究 | 第84-86页 | · 信用信息共享条件下的配给均衡分析 | 第86-96页 | · 模型背景 | 第86-90页 | · 无信息共享下的均衡 | 第90-91页 | · 信息共享下的均衡 | 第91-95页 | · 模型的扩展与结论 | 第95-96页 | · 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96页 | · 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制度安排 | 第96-106页 | · 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发展现状 | 第97-99页 | · 以征信为核心的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的建设 | 第99-103页 | · 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推动银行贷款技术发展 | 第103-106页 | 第6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信贷市场制度安排 | 第106-136页 | · 非正式信贷市场特征及其发展 | 第106-110页 | · 非正式信贷市场的内涵及其形成 | 第106-107页 | · 非正式信贷市场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107-110页 | · 不可分散风险条件下信贷市场双价格均衡分析 | 第110-128页 | · 模型背景 | 第110-113页 | · 双价格均衡与纯配给均衡 | 第113-117页 | · 从双价格均衡转换为纯配给均衡 | 第117-119页 | · 双价格均衡的非有效性 | 第119-122页 | · 最佳投资 | 第122-128页 | · 模型应用分析 | 第128页 | · 非正式信贷向正式信贷转换的制度安排 | 第128-136页 | ·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效率 | 第129-131页 | · 放松政府规制,促进市场竞争 | 第131-136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9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6-13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2页 | 后记 | 第15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