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2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第一部分RNF6 在恶性血液肿瘤中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26-45页 |
· 前言 | 第26-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 细胞系及病人样本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 主要抗体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9-32页 |
· 细胞培养 | 第32页 |
· 单核细胞的分离 | 第32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3页 |
· q-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第33-34页 |
· RT-PCR (Reverse-Transcription PCR) | 第34-35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第35页 |
· 慢病毒的制备 | 第35-37页 |
· 细胞增殖测定 | 第37页 |
· 集落形成实验(CFC) | 第37页 |
· 蛋白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 | 第37-38页 |
·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 RNF6 在恶性血液肿瘤病人样本中高表达 | 第38-39页 |
· RNF6 在恶性血液肿瘤细胞株中高表达 | 第39页 |
· 过表达RNF6 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 | 第39-40页 |
· 沉默RNF6 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 第40-41页 |
· 过表达RNF6 减弱K562 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二部分 5AHQ对RNF6 的转录调控机制分析 | 第45-68页 |
· 前言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细胞系 | 第46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 主要抗体 | 第47页 |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47-57页 |
· RNF6 启动子截断体的构建 | 第47-52页 |
· RNF6 启动子点突变体的构建 | 第52-54页 |
· Pbx1、Prep1 和MEIS1 质粒的克隆 | 第54-55页 |
·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 | 第55页 |
·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第55-57页 |
· 实验结果 | 第57-65页 |
· 5AHQ抑制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细胞株的生长 | 第57-58页 |
· 5AHQ下调RNF6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 第58-59页 |
· -365/-99 是RNF6 转录的核心启动子调控区域 | 第59-60页 |
· Pbx1 结合单元对RNF6 的启动子活性是必须的 | 第60-62页 |
· Pbx1 能够调控RNF6 启动子的活性 | 第62-64页 |
· 5AHQ抑制Pbx1 和Prep1 的异源二聚化 | 第64-65页 |
· 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三部分RNF6 泛素化特点的分析 | 第68-82页 |
· 前言 | 第68-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69-70页 |
· 细胞系 | 第69页 |
· 主要试剂 | 第69-70页 |
· 主要仪器 | 第70页 |
· 主要抗体 | 第70页 |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70页 |
· RNF6 点突变体的构建 | 第70-73页 |
· Lipo2000 细胞转染实验(6 孔板为例) | 第73页 |
·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第73-74页 |
· 实验结果 | 第74-79页 |
· RNF6 通过蛋白酶体通路降解而不是溶酶体途径 | 第74-75页 |
· K608 为RNF6 的重要泛素化位点 | 第75-76页 |
· K608R能够延长RNF6 蛋白的半衰期 | 第76-77页 |
· RNF6 去泛素化酶的筛选 | 第77-79页 |
· 讨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四部分RNF6 促进GR的泛素化并增强其稳定性 | 第82-97页 |
· 前言 | 第82-83页 |
· 实验材料 | 第83-84页 |
· 细胞系 | 第83页 |
· 主要试剂 | 第83页 |
· 主要仪器 | 第83-84页 |
· 主要抗体 | 第84页 |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84-86页 |
· GR及其截断体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84-85页 |
· RNF6 截断体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85页 |
· Cross-linker交联反应过程 | 第85-86页 |
· 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实验 | 第86页 |
· 实验结果 | 第86-93页 |
· RNF6 与GR在恶性血液肿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 第86-88页 |
· RNF6 增强GR的稳定性 | 第88-89页 |
· RNF6 与GR相互结合 | 第89-91页 |
· RNF6 促进GR发生非典型泛素化 | 第91-92页 |
· RNF6 抑制Dex介导的GR的降解 | 第92-93页 |
· 讨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综述 | 第97-112页 |
References | 第105-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112-114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4-116页 |
附录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