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 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 第13-20页 |
· 纳米材料 | 第13-14页 |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4页 |
· 碳纳米管 | 第14-19页 |
· 石墨烯(Graphene) | 第19-20页 |
· 分子电子学和有机分子导线 | 第20-32页 |
·分子器件和分子电子学 | 第20-22页 |
· 有机分子导线 | 第22页 |
· 自组装单分子膜 | 第22页 |
· 有机分子导线电子输运性质的表征 | 第22-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测试仪器 | 第35-44页 |
· 前言 | 第35-36页 |
·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 第36-42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6-39页 |
·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第39-41页 |
·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 | 第41-42页 |
· 电化学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非共价修饰β-环糊精/石墨烯杂化结构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检测 | 第44-65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环糊精 | 第45-48页 |
· 环糊精的结构 | 第45-46页 |
· 环糊精的性质及应用 | 第46页 |
· 环糊精为主体的分子识别 | 第46-47页 |
· 环糊精包合物 | 第47-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 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 β-CD/GS的结构表征 | 第50-54页 |
· β-CD/GS的电学性质研究 | 第54-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共价修饰β-环糊精-石墨烯对多巴胺的检测 | 第65-76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 实验步骤 | 第66-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5页 |
· 裸GCE、β-CD-GS/GCE和graphite/GCE的性质对比 | 第68-73页 |
· 不同组成β-CD/GS/GCE的电化学响应对比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双链DNA功能化SWNT催化性研究 | 第76-102页 |
· 引言 | 第76-78页 |
· 单链DNA功能化SWNT的催化特性 | 第76页 |
· ss-DNA/SWNT原位聚合苯胺 | 第76-77页 |
· 用双链DNA替代单链DNA的可能性 | 第77-78页 |
· 硼掺杂苯胺聚合反应 | 第78-83页 |
· 导电高分子 | 第78-79页 |
· 聚苯胺的结构 | 第79页 |
· 聚苯胺的导电性 | 第79-80页 |
·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第80-81页 |
· 原位聚合沉积生成聚苯胺复合薄膜 | 第81-82页 |
·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 第82页 |
· 聚苯胺取代衍生物 | 第82-83页 |
· 实验部分 | 第83-85页 |
· 实验材料 | 第83页 |
· 实验步骤 | 第83-8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7页 |
· 纯ABA单体的聚合 | 第85-86页 |
· 原位检测ss-DNA/SWNT在ABA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效应 | 第86-87页 |
· 原位检测ds-DNA/SWNT在ABA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效应 | 第87-89页 |
· PABA/ss-DNA/SWNT导电性的研究 | 第89-90页 |
· PABA/ds-DNA/SWNT导电性的研究 | 第90-95页 |
· PABA/ss-DNA/SWNT和PABA/ds-DNA/SWNT导电性比较 | 第95-96页 |
· DNA/SWNT的催化效应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第六章 分子导线电学性质研究平台的搭建 | 第102-120页 |
· 十字交叉隧穿结(crossed-wire tunnel junction) | 第102-108页 |
· 测试平台中关键系统分析 | 第103-105页 |
· 仪器的搭建 | 第105-106页 |
· 样品的准备 | 第106-107页 |
· 实验操作过程 | 第107-108页 |
· 扫描隧道显微镜break junction技术(STM break junction) | 第108-117页 |
· 测试平台中关键系统分析 | 第108-110页 |
· 仪器的搭建 | 第110-111页 |
· 样品的准备 | 第111-114页 |
· 实验操作过程 | 第114-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附录 作者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学术交流情况 | 第122-124页 |
作者简历 | 第122页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2-123页 |
学术交流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