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1页 |
第一节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基于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及其热力学起源 | 第14-27页 |
· 环糊精的分子识别 | 第15-21页 |
· 环糊精的分子组装 | 第21-25页 |
· 环糊精的热力学研究及其生物应用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基于金纳米粒子和超分子的靶向药物传递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27-39页 |
·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环糊精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31-34页 |
· 基于金纳米粒子和环糊精靶向药物传递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34-39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芳香基修饰的β-环糊精键合生物分子的热力学研究 | 第41-7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合成部分 | 第43-48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43页 |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43页 |
· 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43-44页 |
· 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44-48页 |
第三节 喹啉修饰β-环糊精键合胆酸客体的热力学研究 | 第48-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四节 芳香基环糊精键合球形生物客体的热力学研究 | 第56-6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章 基于富勒烯修饰的环糊精准轮烷的构筑 | 第70-8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71-79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71页 |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71-72页 |
· 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72页 |
· 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72-78页 |
· 电泳实验(DNA切割能力检测) | 第78-79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79-82页 |
· 关于合成的讨论 | 第79-80页 |
· 准轮烷6的表征 | 第80-81页 |
· 准轮烷6光动力切割DNA效果 | 第81-8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一种多糖—金纳米粒子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 | 第83-11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83-85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85-91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85-86页 |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86-87页 |
· 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87页 |
· 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87-89页 |
·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89-90页 |
· 电泳实验(DNA切割能力检测) | 第90页 |
· 进入细胞金含量的测定 | 第90页 |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90-9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91-111页 |
· 金刚烷胺修饰金纳米粒子(AuNPs)的表征 | 第91-93页 |
· HACD-AuNPs的表征 | 第93-96页 |
· 药物负载 | 第96-101页 |
· 体外药物释放 | 第101-106页 |
· 光动力切割DNA效果 | 第106-107页 |
· drug@HACD-AuNPs抗癌活性研究 | 第107-11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基于生物素靶向的金纳米粒子超分子药物传递体系的构筑 | 第112-124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12-113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13-117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113-114页 |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114页 |
· 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114-115页 |
· 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115-116页 |
·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116-11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3页 |
· 关于合成的讨论 | 第117-118页 |
· BioCD-BisCDs-AuNPs的表征 | 第118-120页 |
· 负载紫杉醇 | 第120-121页 |
· 体外药物释放 | 第121-12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