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英文缩写字表 | 第1-8
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
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
页 |
前言 | 第12-13
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38
页 |
· 引言 | 第13
页 |
· 垂体前叶功能调控的形态学基础 | 第13-17
页 |
· 垂体前叶的组织学 | 第13-15
页 |
· 中枢神经系统与垂体前叶的联系 | 第15-17
页 |
· 垂体门脉系统 | 第15
页 |
· 下丘脑的促垂体区 | 第15-16
页 |
· 垂体内的神经纤维 | 第16-17
页 |
· 垂体前叶内分泌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 | 第17-18
页 |
· 垂体前叶内分泌机能的调控机制 | 第18-20
页 |
· “门脉递质学说” | 第18-19
页 |
· 腺垂体内神经纤维的作用 | 第19
页 |
· 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 第19-20
页 |
· 生物节律 | 第20
页 |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第20-38
页 |
· ACTH的化学 | 第20-22
页 |
· ACTH的生物合成及代谢 | 第22
页 |
· ACTH的生理功能 | 第22-24
页 |
· ACTH分泌的调节 | 第24-38
页 |
· CRF | 第24-25
页 |
· 加压素(AVP)和催产素(OT)的作用 | 第25-26
页 |
·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乙酰胆碱的作用 | 第26-29
页 |
· 神经肽的作用 | 第29-34
页 |
· 细胞因子的作用 | 第34-37
页 |
· 糖皮质激素的反馈作用 | 第37-38
页 |
2 研究目的 | 第38-39
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39-52
页 |
· 实验动物 | 第39
页 |
· 试剂与药品 | 第39-40
页 |
· 实验用器材 | 第40-41
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52
页 |
· 垂体组织离体温育、灌流及电场刺激 | 第41-43
页 |
· 大鼠垂体细胞原代培养 | 第43-46
页 |
· 培养大鼠细胞电场刺激 | 第46
页 |
· 垂体内P物质的提取 | 第46
页 |
· 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 第46-51
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1-52
页 |
4 实验结果 | 第52-92
页 |
· 电场刺激对离体垂体组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 | 第52-68
页 |
· 不同参数电场刺激对ACTH分泌的影响 | 第52
页 |
· TTX对电场刺激诱发ACTH分泌的影响 | 第52-59
页 |
· 藜芦碱(VT)对电场刺激诱发的ACTH的分泌的影响 | 第59
页 |
· 电场刺激对培养的垂体前叶细胞分泌ACTH的影响 | 第59-68
页 |
· 电场刺激影响ACTH分泌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68-75
页 |
· Ca~(2+)离子和Verapamil的作用 | 第68
页 |
· 经典神经递质阻断剂的作用 | 第68-75
页 |
· 肽类拮抗剂的作用 | 第75
页 |
· 电场刺激与CRF和AVP对ACTH分泌效应的相互作用 | 第75
页 |
· 生长抑素(SOM)对电场刺激诱发ACTH分泌的影响 | 第75
页 |
· 糖皮质激素对场刺激引起ACTH分泌的作用 | 第75
页 |
· 电场刺激对垂体前叶分泌PRL的作用 | 第75-84
页 |
· 电场刺激对垂体前叶分泌FSH的作用 | 第84
页 |
· 电场刺激对垂体前叶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84
页 |
· 细胞因子对培养的雄性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分泌ACTH的影响 | 第84-91
页 |
· SP和CGRP对培养的雄性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分泌ACTH的影响 | 第91-92
页 |
5 讨论 | 第92-99
页 |
6 结论 | 第99-101
页 |
7 致谢 | 第101-102
页 |
8 参考文献 | 第102-12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