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基本原理概述 | 第16-27页 |
一、创业的概念 | 第16-19页 |
二、创业的类型 | 第19-20页 |
三、创业的过程 | 第20-23页 |
四、创业的绩效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7-40页 |
第一节 创业理论的经济学阐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创业理论的管理学研究 | 第28-31页 |
一、资源基础论之研究 | 第28-29页 |
二、价值创造之研究 | 第29页 |
三、从制度理论之研究 | 第29-30页 |
四、开创观点研究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创业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 | 第31-37页 |
一、认知心理学研究 | 第31-32页 |
二、人格特质的研究 | 第32-34页 |
三、有关创业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34-36页 |
四、社会学理论之研究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理论之发展趋势及评价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生理心理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创业压力与工作压力 | 第40-44页 |
一、工作压力与创业压力之意涵 | 第40-41页 |
二、工作压力的主客观因素意涵 | 第41页 |
三、工作压力之客观因素 | 第41-42页 |
四、工作压力的主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工作压力:身心因素与创业绩效关联机制 | 第44-49页 |
一、生理因素、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联性 | 第44-45页 |
二、心理因素、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联性 | 第45-47页 |
三、工作压力、生理心理健康与创业绩效之关联性 | 第47-48页 |
四、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工作压力与创业绩效之传导路径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9-90页 |
第一节 研究架构、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49-53页 |
一、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 | 第49-5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50-53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53-65页 |
一、操作定义与问卷设计 | 第53-61页 |
二、资料来源与分析 | 第61-65页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第65-83页 |
一、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65-69页 |
二、T检定(T- test) | 第69页 |
三、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 | 第69-77页 |
四、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 第77-78页 |
五、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第78-79页 |
六、研究假设验证 | 第79-82页 |
七、阶层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 第82-83页 |
第四节 对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分析 | 第83-90页 |
一、项目分析 | 第83-87页 |
二、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 第87-88页 |
三、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第88-89页 |
四、阶层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 第89-9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解释 | 第90-97页 |
第一节 基本背景因素的作用 | 第90-91页 |
第二节 生理因素(年龄)之绩效效应 | 第91页 |
第三节 心理因素:人格特质与创业动机 | 第91-92页 |
第四节 检验未通过的理论假设 | 第92-97页 |
一、创业者人格特质不显着问题 | 第92-93页 |
二、心理生理健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问题 | 第93-97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97-116页 |
第一节 我国外部创业环境的问题 | 第97-100页 |
一、中国大陆在创业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97-98页 |
二、台湾创业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基于创业者内在因素的对策与建议 | 第100-108页 |
一、優化配置“健康资源” | 第100-102页 |
二、缓解工作压力的具体措施 | 第102-105页 |
三、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维护 | 第105-107页 |
四、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之平衡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优化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 第108-116页 |
一、政府应釆取积极有效的创业政策 | 第108-109页 |
二、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 第109-110页 |
三、积极引导构建创业支持体系 | 第110-112页 |
四、构建崇尚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112页 |
五、改善创业投资环境 | 第112-113页 |
六、推行健全创业融资机制的金融政策 | 第113-114页 |
七、鼓励联盟以建立创业者相互连结网络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7页 |
附录一:问卷设计 | 第137-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