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烟煤菌分布、危害和防治 | 第16-18页 |
· 烟煤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国外烟煤菌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 国内烟煤菌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4-25页 |
· 烟煤菌的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煤炱科真菌系统学研究 | 第28-87页 |
· 前言 | 第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 云南烟煤菌样品的采集 | 第28-29页 |
· 烟煤菌形态学观察 | 第29-30页 |
· 烟煤菌纯培养物的分离与保存 | 第30页 |
· DNA 的提取 | 第30-32页 |
· 基因扩增与测序 | 第32-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85页 |
· 煤炱科烟煤菌分属检索表 | 第35-38页 |
· 煤炱科系统发育树 | 第38-41页 |
· Leptoxyphium | 第41-51页 |
· 煤炱属 | 第51-67页 |
· 胶煤炱属(Scorias) | 第67-75页 |
· Phragmocapnias | 第75-85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讨论 | 第85-87页 |
第三章 刺盾炱科真菌系统学研究 | 第87-116页 |
· 前言 | 第87-8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9-114页 |
· 刺盾炱科烟煤菌分属检索表 | 第89-90页 |
· 刺盾炱科的系统发育树 | 第90-93页 |
· 黑壳炱属(Phaeosaccardinula) | 第93-104页 |
· Ceramothyrium | 第104-106页 |
· Cyphellophora | 第106-114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114-116页 |
· 结论 | 第114页 |
· 讨论 | 第114-116页 |
第四章 Trichomeriaceae 真菌系统学研究 | 第116-132页 |
· 前言 | 第116-1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7-1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18-131页 |
· Trichomerium 的系统发育树 | 第118-121页 |
· Trichomerium yunnanens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第121-124页 |
· Trichomerium multisetaria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第124-125页 |
· Trichomerium syzygii H. Yang & K.D.Hyde sp. nov | 第125-128页 |
· Trichomerium murraya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第128-13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31-132页 |
第五章 烟煤菌多样性研究 | 第132-150页 |
· 前言 | 第132-1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3-134页 |
· 菌株 | 第133页 |
· DNA 的提取 | 第133页 |
· PCR 的扩增 | 第133页 |
· 基因测序 | 第133-134页 |
·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第134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34-148页 |
· 烟煤菌采集地生境的多样性 | 第134-140页 |
· 烟煤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 第140-143页 |
· 海绵胶煤炱遗传多样性 | 第143-146页 |
· 紫胶虫寄主植物上烟煤菌的多样性 | 第146-148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148-1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50-153页 |
· 结论 | 第150-151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9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171-17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