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1篇 粘弹性材料线性本构方程及动力学应用 | 第11-66
页 |
第1章 粘弹性材料线性本构方程及动力学应用研究综述 | 第11-23
页 |
· 本构方程的基本形式 | 第11-12
页 |
· 复常数模量模型 | 第12-13
页 |
· 标准流变学模型 | 第13-15
页 |
· 分数阶导数模型 | 第15-17
页 |
· 分数指数模型 | 第17-18
页 |
· 微振子模型 | 第18-1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
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
页 |
第2章 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学方程及特征值问题研究 | 第23-32
页 |
· 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扩阶状态形式 | 第23-24
页 |
· 单一粘弹性材料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扩阶状态形式 | 第24-25
页 |
· 三参量模型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学方程的三阶形式 | 第25
页 |
· 三参量模型单一粘弹性材料结构动力学方程的三阶形式 | 第25-26
页 |
· 粘弹性复合结构特征值问题分析 | 第26-27
页 |
· 算例 | 第27-3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
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
页 |
第3章 粘弹性材料线性本构方程的模型参数估计 | 第32-59
页 |
· 标准流变学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2-48
页 |
· 微分型本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2-34
页 |
· 积分型本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4-35
页 |
· 微分型本构方程模型参数与积分型本构方程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35-36
页 |
· 模型参数取值范围讨论 | 第36-39
页 |
· 模型参数初值选取讨论 | 第39-40
页 |
· 算例 | 第40-48
页 |
· 分数阶导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48-54
页 |
· 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第48-50
页 |
· 算例 | 第50-54
页 |
· 微振子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54-57
页 |
· 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第54-55
页 |
· 算例 | 第55-57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
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
页 |
第4章 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响应的简便实用数值算法 | 第59-66
页 |
· 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响应的Runge-Kutta 数值积分法 | 第59-60
页 |
· 粘弹性复合结构动力响应的精细积分算法 | 第60-62
页 |
· 状态响应的递推公式 | 第60
页 |
· 状态转移矩阵的精细计算 | 第60-61
页 |
· 精细积分的具体格式 | 第61-62
页 |
· 算例 | 第62-6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
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
页 |
第2篇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有关力学问题研究 | 第66-112
页 |
第5章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稳定平台控制轴强度和刚度有限元计算 | 第66-78
页 |
· 稳定平台结构 | 第66-67
页 |
· 控制轴强度分析 | 第67-69
页 |
· 力学模型 | 第67
页 |
· 主要参数 | 第67
页 |
· 有限元计算 | 第67-69
页 |
· 控制轴刚度分析 | 第69-73
页 |
· 力学模型 | 第69-70
页 |
· 主要参数 | 第70
页 |
· 有限元计算 | 第70-73
页 |
· 组合强度分析 | 第73
页 |
· 轴向拉压应力计算 | 第73
页 |
· 扭转应力计算 | 第73
页 |
· 组合强度计算 | 第73
页 |
· 控制轴稳定性分析 | 第73-7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
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
页 |
附件1:刚度计算输出原始结果 | 第75-76
页 |
附件2:强度计算输出原始结果 | 第76-78
页 |
第6章 调制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控制阀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78-93
页 |
·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 第78-79
页 |
· 上盘阀高压孔圆心角的最优设计 | 第79-82
页 |
· 低压孔导通数和高压孔圆心角的关系 | 第79
页 |
· 上盘阀高压孔圆心角的取值范围分析 | 第79-80
页 |
· 巴掌作用力滚动角的理论分析 | 第80-81
页 |
· 上盘阀高压孔圆心角的最优设计 | 第81-82
页 |
· 巴掌作用力仿真分析 | 第82-91
页 |
· 巴掌作用力滚动角与高压孔圆心角关系仿真分析 | 第82
页 |
· 巴掌作用过程仿真分析 | 第82-84
页 |
· 忽略充液、泄液滞后影响时巴掌作用力仿真分析 | 第84-87
页 |
· 考虑充液、泄液滞后影响时巴掌作用力仿真分析 | 第87-9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
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
页 |
第7章 带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下部钻具组合力学分析 | 第93-110
页 |
· 调制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 第93-95
页 |
· 基本假设 | 第95
页 |
· 三维问题分解为两个二维问题 | 第95-96
页 |
· 井斜平面上力学分析 | 第96-99
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96-97
页 |
· 受力分析 | 第97-98
页 |
· 变井斜力计算 | 第98-99
页 |
· 变方位力计算 | 第99
页 |
· 地层力的计算 | 第99-102
页 |
· 理想钻头和表面破碎条件下的地层自然造斜力 | 第99-100
页 |
· 理想钻头和体积破碎条件下的地层自然造斜力 | 第100-101
页 |
· 定向井中的地层力 | 第101-102
页 |
· 井斜角和方位角的预测 | 第102-104
页 |
· 井斜角和井斜变化率的预测 | 第103
页 |
· 方位角和方位变化率的预测 | 第103-104
页 |
· 算例 | 第104-10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
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
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10-112
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12-114
页 |
致谢 | 第11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