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言与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35页 |
· 烟草香气前体物及其降解产物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 质体色素 | 第16-19页 |
· 西柏烷类和赖百当类萜醇 | 第19-20页 |
· 酚类化合物 | 第20-21页 |
· 氨基酸和还原糖 | 第21-23页 |
· 脂类化合物 | 第23页 |
· 生物碱 | 第23-24页 |
· 品种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主要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 光照对烟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26-29页 |
· 温度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 水分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主要栽培技术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 施肥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打顶对烟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调制和醇化对烟草香气前体物的变化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 烤烟调制醇化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 | 第32-33页 |
· 烤烟调制醇化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 第33页 |
· 烤烟调制醇化过程中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变化 | 第33-34页 |
· 烤烟调制醇化过程中脂类化合物的变化 | 第34-35页 |
· 烤烟调制醇化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 | 第35页 |
3 本项目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35-37页 |
· 主要生态因素对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的研究 | 第35-36页 |
· 烘烤过程中香气前体物转化规律研究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光胁迫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37-6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42页 |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 试验方法 | 第37-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61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2-44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51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PPO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56-61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氮和钾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糖含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1-65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61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PPO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三章 UV-B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65-8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 植物材料 | 第65页 |
· 试验方法 | 第65-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81页 |
· 不同UV-B辐照时间和强度对烤烟物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 第68-74页 |
· 烤烟对不同时间UV-B辐照后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68-70页 |
· 烤烟对UV-B辐照强度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70-74页 |
· 增强UV-B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74-81页 |
· 增强UV-B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74-76页 |
· 增强UV-B对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 增强UV-B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 增强UV-B对烤烟PPO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78页 |
· 增强UV-B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78-8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1-86页 |
· 烤烟对UV-B辐照时间的生化响应及后效应 | 第81页 |
· 烤烟对UV-B辐照强度的生理生化的响应 | 第81-82页 |
· 增强UV-B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82-83页 |
· 增强UV-B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83-84页 |
· 增强UV-B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84-86页 |
第四章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及香气物质的影响 | 第86-1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6-89页 |
· 植物材料 | 第86页 |
· 试验方法 | 第86-8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9-105页 |
· 不同水分状况对烤烟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89-90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90-97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90-92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92-95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95-97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97-101页 |
· 不同水分状况对烤烟蛋白质和烟碱的影响 | 第97-98页 |
· 不同水分状况对烤烟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影响 | 第98-101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各部位烤烟无机元素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烤烟成熟期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 烤烟成熟期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烤烟成熟期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烤烟质体色素降解物含量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 烤烟成熟期不同阶段干旱对烤烟其他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烤烟成熟期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10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05-112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7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 不同生育期水分状况对烤烟烟叶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 烤烟成熟期干旱胁迫对烤烟香气物质及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第五章 养分亏缺对烤烟生长和腺毛及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第112-12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12-114页 |
· 试验材料 | 第112-113页 |
· 试验方法 | 第113-1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22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 第114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14-118页 |
· 缺N对烤烟各类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缺P对烤烟各类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16页 |
· 缺K对烤烟各类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 缺Mg对烤烟各类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腺毛密度影响程度分析 | 第118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22-126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23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腺毛密度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24页 |
· 主要养分亏缺对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 丰要养分亏缺对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第六章 烤烟烘烤过程中致香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 第126-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6-1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12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26-127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27-1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9-149页 |
· 不同品种烟叶烘烤过程中物理特性和主要香气前体物的变化 | 第129-134页 |
· 不同品种烟叶烘烤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 第129-130页 |
· 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烟叶干物质量的变化 | 第130-131页 |
· 不同品种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 | 第131-132页 |
· 不同品种烟叶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第132-134页 |
·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物理特性和主要香气前体物的变化 | 第134-139页 |
·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 第134-135页 |
·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干物质量的变化 | 第135-136页 |
·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 | 第136-137页 |
·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第137-139页 |
· 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变化 | 第139-149页 |
· 烤烟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形成转化 | 第139-141页 |
· 欠熟叶烘烤过程中致香物质的转化 | 第141-143页 |
· 适熟熟叶烘烤过程中致香物质的转化 | 第143-145页 |
· 过熟叶烘烤过程中致香物质的转化 | 第145-148页 |
· 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致香物质的含量比较分析 | 第148-149页 |
3 讨论 | 第149-153页 |
· 不同品种、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物理特性分析 | 第149页 |
· 不同品种、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转化 | 第149-150页 |
· 不同品种、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转化 | 第150-151页 |
· 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 | 第151-153页 |
全文结论 | 第153-157页 |
创新点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作者简介 | 第170-171页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17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