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3页 |
· 纤维素乙醇的生物炼制 | 第14-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的过程 | 第15-18页 |
· 真菌产纤维素酶 | 第18-23页 |
· 产木质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 | 第18-19页 |
· 工艺条件对微生物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19-21页 |
· 产纤维素酶真菌分泌蛋白研究 | 第21-23页 |
· 影响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因素 | 第23-26页 |
· 木质纤维素底物性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纤维素酶组分对酶解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反应条件及介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纤维素乙醇发酵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 五碳糖的发酵 | 第26-27页 |
· 发酵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 第27-28页 |
· 整合发酵工艺 | 第28-2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3页 |
第二章 产木质纤维素酶真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43-5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 仪器 | 第44页 |
· 研究方法 | 第44-48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4-45页 |
· 产木质纤维素酶真菌菌株的筛选和纯化 | 第45页 |
· 分离菌株的液体发酵 | 第45页 |
· 分析测试 | 第45-46页 |
· 发酵液的酶活性测定 | 第45-46页 |
· DNS 法测还原糖浓度 | 第46页 |
· 产木质纤维素酶真菌菌株的鉴定 | 第46-48页 |
· 分子鉴定 | 第46-47页 |
· 形态特征鉴定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 产木质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 第48页 |
· 分离菌株产木质纤维素酶的活性分析 | 第48-50页 |
· 两株菌株的分类鉴定 | 第50-56页 |
· 菌株 SCUT-18 的鉴定 | 第50-53页 |
· 菌株 SCUT-20 的鉴定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固定化细胞发酵泡盛曲霉和烟曲霉产木质纤维素酶的研究 | 第59-7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 仪器 | 第60页 |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 培养基配制 | 第60页 |
· 烟曲霉和泡盛曲霉单独发酵与共发酵 | 第60-61页 |
· 添加麸皮的游离细胞共发酵和固定化细胞共发酵 | 第61页 |
· 蔗渣水解 | 第61页 |
· 分析测试 | 第61-62页 |
· 发酵液的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 | 第61页 |
· DNS 法测还原糖浓度 | 第61-62页 |
· 蔗渣成分的测定 | 第62页 |
· HPLC 测定水解产物中的单糖 | 第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 烟曲霉和泡盛曲霉单独发酵 | 第62-65页 |
· 烟曲霉和泡盛曲霉共发酵 | 第65-67页 |
· 烟曲霉和泡盛曲霉的游离细胞与固定细胞共发酵 | 第67-69页 |
· 固定细胞共发酵培养液与商业纤维素酶水解蔗渣效率比较 | 第69-71页 |
· 比较固定细胞共发酵培养液的特性与文献相关数据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第四章 固定化细胞发酵绿色木霉产木质纤维素酶的研究 | 第79-10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9-80页 |
·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 仪器 | 第80页 |
· 实验方法 | 第80-82页 |
· 微生物及培养基 | 第80-81页 |
· 游离细胞发酵 | 第81页 |
· 固定细胞发酵 | 第81-82页 |
· 蔗渣水解 | 第82页 |
· 检测方法 | 第82页 |
· 发酵液的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 | 第82页 |
· DNS 法测还原糖浓度 | 第82页 |
· 蔗渣成分的测定 | 第82页 |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82页 |
· HPLC 测定水解产物中的单糖 | 第82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8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94页 |
· 游离细胞发酵产木质纤维素酶 | 第82-85页 |
· 固定细胞发酵产木质纤维素酶 | 第85-87页 |
· 固定和游离细胞发酵产木质纤维素酶蔗渣水解效率分析比较 | 第87-90页 |
· 绿色木霉固定细胞发酵与泡盛曲霉和烟曲霉固定细胞混菌发酵的比较 | 第90-91页 |
· 固定细胞发酵和游离细胞发酵菌丝形态比较分析(扫描电镜) | 第91-93页 |
· 固定细胞发酵(RFBB)工艺优势 | 第93-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第五章 绿色木霉固定化细胞发酵的分泌蛋白研究 | 第100-11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00-10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0-101页 |
· 仪器 | 第101-102页 |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02-103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3-108页 |
· 游离细胞发酵与固定细胞发酵培养液的处理 | 第104-105页 |
· 双向(2-DE)凝胶电泳 | 第105-106页 |
· 银染和考染 | 第106-107页 |
· 银染胶分析 | 第107页 |
· 考染胶差异蛋白点的质谱分析 | 第107-108页 |
· 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 | 第10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 游离细胞发酵与固定细胞发酵分泌蛋白 2-DE 图分析 | 第108-110页 |
· 游离细胞发酵与固定细胞发酵分泌蛋白差异显著点的鉴定 | 第110-112页 |
· 游离细胞发酵与固定细胞发酵分泌蛋白差异显著点的分析 | 第112-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六章 提高 pH与分批加料同时糖化发酵生产高浓度纤维素乙醇 | 第119-141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20-1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20页 |
· 仪器 | 第120-1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1-126页 |
· 底物预处理 | 第121-122页 |
· 酶水解 | 第122-123页 |
· 微生物及培养基 | 第123页 |
· 分批加料同时糖化发酵 | 第123-124页 |
· 分析方法 | 第124-125页 |
· 纤维素酶吸附测定 | 第125-126页 |
· 木质素 Zeta 电位测定 | 第12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6页 |
· 缓冲液 pH 与酶解体系 pH 的比较 | 第126-127页 |
· pH 对各种木质纤维素底物酶水解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 木质素官能团,表面电荷与纤维素酶吸附量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 蒸发浓缩对预处理水解液中糖及抑制物的影响 | 第130-132页 |
· 分批加料同时糖化固液共发酵 | 第132-135页 |
· 物料平衡分析 | 第135-1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1页 |
结论 | 第141-144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2-143页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第143-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4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