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
页 |
中文摘要 | 第2-3
页 |
英文摘要 | 第3-8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35
页 |
· 超分子化学基础 | 第8-10
页 |
· 从分子化学到超分子化学 | 第8-9
页 |
· 自组装过程 | 第9-10
页 |
· 晶体工程 | 第10
页 |
· 含氮类配体组装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10-27
页 |
· 含氮吡啶类配体组装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10-25
页 |
· 四齿含N吡啶类配体组装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10-11
页 |
· 三齿含N类配体组装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11-13
页 |
· 二齿含N吡啶类配体组装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13-25
页 |
· 含氨基芳香酸的配位化学 | 第25-27
页 |
· 5-氨基间苯二酸与金属的自组装反应 | 第25-26
页 |
· 氨基苯甲酸与金属的自组装反应 | 第26-27
页 |
· 水热(溶剂热)原位反应 | 第27-34
页 |
· C-C键的形成 | 第27-29
页 |
· 羟基化作用 | 第29-30
页 |
· 烷基化反应 | 第30-31
页 |
· 成醚反应 | 第31
页 |
· 酰化反应 | 第31-32
页 |
· 脱羧反应 | 第32-33
页 |
· 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 第33-34
页 |
· 本学位论文的工作 | 第34-35
页 |
第二章 含氮吡啶类配体的化学研究 | 第35-65
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
页 |
· [Zn(ip)(4,4-bipy)2][Zn(ip)(4,4-bipy)]0.25H_2O(1) 的合成 | 第35
页 |
· Co(C_(13)H_(14)N_2)(C_(10)H_8O_6).0.5H_2O]n (2)的合成 | 第35
页 |
· [Zn_2(C_(13)H_(14)N_2)2(C_(10)H_8O_6)2.H_2O]n(3)的合成 | 第35-36
页 |
· [Zn(C_(13)H_(14)N)_2)(C_8H_4O_4)]n.0.5H_2O,(4)的合成 | 第36
页 |
· [Zn_2(C_(13)H_(14)N_2)(C_8H_4O_4)2]n(5)的合成 | 第36
页 |
· 仪器测试 | 第36-37
页 |
· X-射线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7-41
页 |
· 化合物[Zn(ip)(4,4-bipy)2][Zn(ip)(4,4-bipy)]0.25H_2O (1) 的结构分析及性质讨论 | 第41-48
页 |
· 化合物(1)的“2D+2D”平行排列结构 | 第41-45
页 |
· 化合物1的荧光性质 | 第45-47
页 |
· 化合物1的热重分析 | 第47-48
页 |
· 化合物[Co_2(C_(13)H_(14)N_2)2(C_(10)H_8O_6)2H_2O]n (2) 的结构分析几性质讨论 | 第48-54
页 |
· 化合物2的包含双螺旋链的三维结构 | 第48-51
页 |
· 化合物2的磁性分析 | 第51-52
页 |
· 化合物2的荧光性质 | 第52-53
页 |
· 化合物2的热重分析 | 第53-54
页 |
· 化合物[Zn(C_(13)H_(14)N_2)(C_(10)H_8O_6)0.5H_2O]n (3) 的结构分析及性质讨论 | 第54-56
页 |
· 化合物3的包含双螺旋链的三维结构 | 第54
页 |
· 化合物3的荧光分析 | 第54-55
页 |
· 化合物3的热重分析 | 第55-56
页 |
· 化合物[Zn(C_(13)H_(14)N_2)(C_8H_4O_4)]n.n0.5H_2O(4)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56-60
页 |
· 化合物4的四重穿插的 diamondoid 结构 | 第56-58
页 |
· 化合物4的荧光性质 | 第58-59
页 |
· 化合物4的热重分析 | 第59-60
页 |
· 化合物[Zn_2(C_(13)H_(14)N_2)(C_8H_4O_4)2]n (5) 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60-65
页 |
· 化合物5的NaCl拓扑三维结构 | 第60-63
页 |
· 化合物5的荧光性质 | 第63
页 |
· 化合物5的热重分析 | 第63-65
页 |
第三章 含氨基羧酸配体的配位化学 | 第65-84
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6
页 |
· 化合物[Co(C_8NH_6O_4)2]n.3nH_2O(6)的合成 | 第65
页 |
· 化合物[Co(C_8NH_5O_4)(H_2O)]n(7)的合成 | 第65
页 |
· 化合物[Zn(C_8NH_5O_4)(C_(10)N_2H_5)0.5(H_2O)]n.n1.75(H_2O)(8)的合成 | 第65-66
页 |
· 仪器测试 | 第66
页 |
· X-射线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66-69
页 |
· 化合物[Co(C_8NH_6O_4)2]n.3nH_2O(6)的结构分析及性质讨论 | 第69-75
页 |
· 化合物6的三维孔洞结构 | 第69-71
页 |
· 化合物6的磁性分析 | 第71-73
页 |
· 化合物6的热重分析及粉末衍射 | 第73-75
页 |
· 化合物[Co(C_8NH_5O_4)(H_2O)]n (7)的结构分析及性质讨论 | 第75-81
页 |
· 化合物6的三维结构 | 第75-77
页 |
· 化合物6的磁性分析 | 第77-79
页 |
· 化合物6的热重分析及粉末衍射 | 第79-81
页 |
· 化合物[Zn(C_8NH_5O_4,)(C_(10)N_2H_5)0.5(H_2O)]n.n1.75(H_2O)(8)二维孔洞结构 | 第81-84
页 |
第四章 溶剂热原位反应 | 第84-114
页 |
· 实验部分 | 第84-86
页 |
· 化合物[Cu_2C_(12)(C_(26)H_(22)N_4O)]n(9)的合成 | 第84
页 |
· 化合物[Cu_6I_6(C_(26)H_(22)N_4O)(C_(13)H_(14)N_2)4]n (10)的合成 | 第84-85
页 |
· 化合物(C_8H_6O_4)(C_(13)H_(14)N_2)(11)的合成 | 第85
页 |
· 化合物(C_(14)H_(10)O_4S)(12)的合成 | 第85
页 |
· 化合物[Mn_(·)(C_8H_7O_2)(C_(12)H_8N_2)·]n (13)和[Mn(C_8H_7O_2)2(C_(12)H_8N_2)·(H_2O)](14)的合成 | 第85-86
页 |
· [Zn(C_7H_4O_2S)(C_(12)H_8N_2)](15) | 第86
页 |
· 仪器测试 | 第86
页 |
· X-射线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86-91
页 |
· 结果讨论 | 第91-114
页 |
· 脱氢偶合羟基化反应 | 第91-98
页 |
· 脱羧反应 | 第98-100
页 |
· 硫醚反应 | 第100-103
页 |
· 氧化还原反应 | 第103-114
页 |
第五章 总论与展望 | 第114-116
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0
页 |
致谢 | 第130-131
页 |
附录 | 第131-161
页 |
个人简历 | 第161
页 |
在学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