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导论 | 第12-27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2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21-22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2-2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页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4-27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25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25页 |
(三)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一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相关概念及逻辑分析 | 第27-58页 |
一、厘清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相关概念与联系 | 第27-38页 |
(一)厘清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 第27-32页 |
(二)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相关概念 | 第32-33页 |
(三)厘清文化产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联系 | 第33-38页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必要性 | 第38-48页 |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性质 | 第38-40页 |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 第40-44页 |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 | 第44-48页 |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可行性 | 第48-58页 |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具有理论可行性 | 第48-51页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具有应然可行性 | 第51-55页 |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具有现实可行性 | 第55-58页 |
第二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形态 | 第58-98页 |
一、传播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功能 | 第58-68页 |
(一)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功能 | 第58-63页 |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功能 | 第63-67页 |
(三)传播功能与维护功能的关系 | 第67-68页 |
二、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功能 | 第68-78页 |
(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功能 | 第68-73页 |
(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功能 | 第73-77页 |
(三)传承功能与发展功能的关系 | 第77-78页 |
三、引导与塑造社会群体心理功能 | 第78-88页 |
(一)引导社会群体心理功能 | 第78-83页 |
(二)塑造社会群体心理功能 | 第83-87页 |
(三)引导功能与塑造功能的关系 | 第87-88页 |
四、满足与提升个体文化需求功能 | 第88-98页 |
(一)满足个体文化需求功能 | 第88-93页 |
(二)提升个体文化需求功能 | 第93-97页 |
(三)满足功能与提升功能的关系 | 第97-98页 |
第三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与原因 | 第98-127页 |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第98-115页 |
(一)全球化中负面因素对功能发挥的冲击 | 第98-106页 |
(二)娱乐化中负面因素对功能发挥的消解 | 第106-111页 |
(三)市场化中负面因素对功能发挥的弱化 | 第111-115页 |
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因 | 第115-127页 |
(一)错误的理念定位 | 第115-119页 |
(二)欠佳的内容承传 | 第119-124页 |
(三)不当的政府监管 | 第124-127页 |
第四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总体要求 | 第127-162页 |
一、坚持文化发展的“一元”主导 | 第127-135页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 | 第127-132页 |
(二)坚持“一元”主导下的多样发展 | 第132-135页 |
二、坚持文化生产的“二为”方向 | 第135-143页 |
(一)“二为”方向的提出及内涵 | 第136-139页 |
(二)文化生产坚持“二为”方向的要求 | 第139-143页 |
三、坚持文化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第143-150页 |
(一)坚持贴近实际的原则 | 第143-145页 |
(二)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 | 第145-148页 |
(三)坚持贴近群众的原则 | 第148-150页 |
四、坚持文化育人的“四以”要求 | 第150-162页 |
(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 第150-152页 |
(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第152-154页 |
(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 第154-158页 |
(四)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第158-162页 |
第五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和路径 | 第162-185页 |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 | 第162-176页 |
(一)以新闻出版物为载体 | 第162-165页 |
(二)以电视节目为载体 | 第165-169页 |
(三)以影视作品为载体 | 第169-174页 |
(四)以微信平台为载体 | 第174-176页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 | 第176-185页 |
(一)走“文化+”与“互联网+”业态融合之路 | 第176-178页 |
(二)走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适配协调发展之路 | 第178-181页 |
(三)走多类文化企业和参与主体万众创新之路 | 第181-185页 |
第六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 | 第185-228页 |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引导机制 | 第185-193页 |
(一)引导机制的要素分析 | 第185-189页 |
(二)引导机制的运行分析 | 第189-193页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动力机制 | 第193-204页 |
(一)内生动力机制分析 | 第193-199页 |
(二)外生动力机制分析 | 第199-204页 |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生产机制 | 第204-212页 |
(一)生产机制的要素分析 | 第204-209页 |
(二)生产机制的运行分析 | 第209-212页 |
四、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传播机制 | 第212-220页 |
(一)传播机制的要素分析 | 第213-215页 |
(二)国内传播机制的运行分析 | 第215-218页 |
(三)国外传播机制的运行分析 | 第218-220页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反馈机制 | 第220-228页 |
(一)文化消费者反馈机制分析 | 第220-223页 |
(二)文化产业从业者反馈机制分析 | 第223-225页 |
(三)政府相关部门反馈机制分析 | 第225-228页 |
结论 | 第228-23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31-238页 |
后记 | 第238-2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240-2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