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8
页 |
Abstract | 第8-14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
页 |
· 引言 | 第14-15
页 |
· 超声媒质特性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8
页 |
· 液态食品品质超声检测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18-19
页 |
· 液态食品品质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9-27
页 |
· 液体超声特性与分子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9-22
页 |
· 单组分液体 | 第20-21
页 |
· 多组分混合溶液 | 第21-22
页 |
· 超声液态食品品质特性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2-24
页 |
· 超声对液态食品品质的定性分析 | 第22-23
页 |
· 超声对液态食品品质的定量分析 | 第23-24
页 |
· 液态食品超声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 | 第24-27
页 |
· 超声检测技术的现状 | 第24-26
页 |
· 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6-27
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27-29
页 |
· 创新点 | 第2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
页 |
第二章 液态食品超声特性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 第30-43
页 |
· 引言 | 第30
页 |
· 超声传播特性及检测方法 | 第30-34
页 |
· 材料的超声特性 | 第30-33
页 |
· 声速 | 第32
页 |
· 声衰减 | 第32
页 |
· 声阻抗 | 第32-33
页 |
· 材料超声传播特性的检测方法 | 第33-34
页 |
· 液态食品超声特性检测系统 | 第34-41
页 |
· 系统的组成 | 第34
页 |
· 液态食品超声特性的确定 | 第34-37
页 |
· 液体食品超声频域特性的确定 | 第37-39
页 |
· 系统标定方法及检测精度校验 | 第39-40
页 |
· 系统标定方法 | 第39
页 |
· 检测精度 | 第39-40
页 |
· 温度对超声检测的影响 | 第40-41
页 |
· 提高精度的一些措施 | 第4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
页 |
第三章 液态食品超声特性与微观结构特性的研究 | 第43-65
页 |
· 引言 | 第43-44
页 |
· 醇溶液超声特性与分子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 | 第44-55
页 |
· 醇溶液的结构特性 | 第44-47
页 |
· 醇溶液的分子结构 | 第44-45
页 |
· 内部结构参数 | 第45-47
页 |
· 实验研究 | 第47-55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
页 |
· 实验结果 | 第47-49
页 |
· 结果分析 | 第49-55
页 |
· 糖溶液声特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 第55-64
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
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4
页 |
· 声速与糖种类的关系 | 第55-56
页 |
· 糖分子在水中的立体化学结构与声速的关系 | 第56-6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
页 |
第四章 液体食品品质超声定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基于特征向量和神经网络的醇溶液类型识别研究 | 第65-85
页 |
· 引言 | 第65-66
页 |
· 信号特征量的提取 | 第66-77
页 |
· 时域信号特征向量的提取 | 第66-70
页 |
· 信号预处理 | 第66-67
页 |
· 时域信号特征值的提取 | 第67
页 |
· 醇溶液时域特征向量与溶液特性关系研究 | 第67-70
页 |
· 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70-77
页 |
· 功率谱估计方法 | 第70-73
页 |
· 频域特征参量的选择 | 第73-75
页 |
· 醇溶液浓度与频域能量的关系 | 第75-76
页 |
· 醇溶液类型与功率谱的关系 | 第76-77
页 |
· 醇溶液的神经元网络模式识别 | 第77-84
页 |
·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第77-78
页 |
· 基于BP网络的醇溶液定性识别模型与算法 | 第78-84
页 |
· BP网络的原理 | 第79-81
页 |
· 基于时域特征的醇溶液BP神经网络识别 | 第81-83
页 |
· 基于频域特征的醇溶液BP神经网络识别 | 第83-8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
页 |
第五章 液态食品品质超声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混合糖溶液浓度超声检测的研究 | 第85-102
页 |
· 引言 | 第85-86
页 |
· 检测机理 | 第86-87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7-94
页 |
· 实验材料 | 第87
页 |
· 试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87-88
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8-94
页 |
· 纯糖溶液浓度与声速关系 | 第88
页 |
· 糖混合液浓度与声速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88-94
页 |
· 利用声速对糖溶液浓度定量检测的研究 | 第94-100
页 |
· 对混合溶液中总糖的检测研究 | 第94-96
页 |
· 对混合溶液中糖组分的检测 | 第96-97
页 |
· 对果汁、饮料中总糖含量的检测 | 第97-98
页 |
· 对果汁、饮料中不同糖成分的含量检测 | 第98-100
页 |
· 超声分析方法与化学滴定方法对果汁、饮料糖含量分析的比较 | 第98-99
页 |
· 超声分析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果汁、饮料糖组分检测的比较 | 第99-100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
页 |
第六章 超声液态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超声乳成分分析仪的研制 | 第102-118
页 |
· 引言 | 第102-103
页 |
· 检测原理 | 第103-106
页 |
·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4
页 |
· 反演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104
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05
页 |
· 实验结果 | 第105-106
页 |
· 超声乳成分分析仪的开发 | 第106-113
页 |
· 硬件系统开发 | 第106-111
页 |
· 超声参量的检测 | 第106-109
页 |
· 具体电路设计 | 第109-111
页 |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111-113
页 |
· 超声乳成分分析仪的功能和特点 | 第113
页 |
· 乳成分分析仪的应用研究 | 第113-116
页 |
· 性能检测与比较 | 第113-115
页 |
· 检验方法 | 第113
页 |
· 实际测定结果 | 第113-115
页 |
· 超声分析仪对牛奶搀假的检测 | 第115-11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
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1
页 |
· 全文总结 | 第118-120
页 |
· 未来展望 | 第120-121
页 |
附录Ⅰ 主要参数一览表 | 第121-122
页 |
附录Ⅱ | 第122-126
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126-133
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本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4
页 |
致谢 | 第13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