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缩略语表 | 第1-10
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
页 |
· 采后果实成熟衰老期间的质地变化 | 第12-13
页 |
· 采后果实质地相关的细胞壁结构及其主要组分变化 | 第13-16
页 |
· EXP与采后果实质地变化 | 第16-20
页 |
· EXP与植物细胞壁松弛 | 第16-17
页 |
· EXP与果实采后衰老和质地变化 | 第17-18
页 |
· Expansin蛋白及其基因家族 | 第18-19
页 |
· EXP的作用机理 | 第19-20
页 |
· 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 | 第20-23
页 |
· 乙烯对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 | 第20-21
页 |
· 1-MCP对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 | 第21
页 |
· 水杨酸(SA)对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 | 第21-22
页 |
· LTC对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 | 第22-23
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3-24
页 |
第二章 猕猴桃果实中EXP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 第24-43
页 |
· 材料与处理 | 第24-25
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
页 |
· 果实处理 | 第24-25
页 |
· 方法 | 第25-28
页 |
· 果肉硬度测定 | 第25
页 |
· 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测定 | 第25
页 |
· 乙烯释放速率测定 | 第25
页 |
· 相对电导率测定 | 第25
页 |
· RNA提取 | 第25
页 |
· DNase I处理 | 第25-26
页 |
· 逆转录和RT-PCR | 第26
页 |
· cDNA 3’末端的扩增 | 第26
页 |
· PCR扩增与PCR产物克隆测序 | 第26-27
页 |
· Northern杂交 | 第27-28
页 |
·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ive PCR,QPCR)检测 | 第28
页 |
· 数据分析 | 第28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0
页 |
· 猕猴桃果实中Ad-EXP1和Ad-EXP2基因克隆 | 第28-34
页 |
· ASA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 | 第34-36
页 |
· ASA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和乙烯释放速率影响 | 第34
页 |
· ASA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组织电导率和TSS变化的影响 | 第34-35
页 |
· ASA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Ad-EXP1基因表达的影响(Northern杂交) | 第35-36
页 |
· 乙烯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 | 第36-39
页 |
· 乙烯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第36-38
页 |
· 乙烯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组织电导率和TSS变化的影响 | 第38
页 |
· 乙烯处理对猕猴桃果实中Ad-EXP1基因表达的影响(Northern杂交) | 第38-39
页 |
· 乙烯和ASA处理对Ad-EXP1和Ad-EXP2表达的影响(QPCR检测) | 第39-40
页 |
· 讨论 | 第40-43
页 |
第三章 枇杷果实中EX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 第43-59
页 |
· 材料与处理 | 第43
页 |
· 试验材料 | 第43
页 |
· 果实处理 | 第43
页 |
· 方法 | 第43-45
页 |
· 枇杷果实硬度测定 | 第43-44
页 |
· 枇杷果实果肉出汁率测定 | 第44
页 |
· 枇杷果实果肉褐变(IB)指数检测 | 第44
页 |
· 相对电导率测定 | 第44
页 |
· 枇杷果实中的RNA提取和PCR扩增与PCR产物克隆测序 | 第44
页 |
· QPCR检测 | 第44-45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
页 |
· 成熟枇杷果实中EXP基因的克隆 | 第45-51
页 |
· 不同处理对采后枇杷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果肉硬度变化影响 | 第51-52
页 |
· 不同处理对采后枇杷果实贮藏过程中的组织电导率(EC),出汁率和褐变指数变化的影响 | 第52
页 |
· EXP基因在采后枇杷果实中表达的QPCR检测 | 第52-56
页 |
· 讨论 | 第56-59
页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9-60
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
页 |
ABSTRACT | 第69-71
页 |
博士学习阶段参加研究课题和发表论文 | 第71-72
页 |
致谢 | 第7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