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绘画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第15-19页
    一、岩画类文化遗产的发展境遇与研究瓶颈第15-17页
    二、大众传播是打破瓶颈的最佳途径第17-19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方法第19-25页
    一、与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文化遗产”、“信息”和“大众传播”第19-24页
    二、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4-25页
  第三节 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31页
    一、生成“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特殊土壤第25-26页
    二、现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缺失第26-31页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31-33页
    一、研究内容第31页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第31-33页
第二章 “文化遗产信息”概念、分类及特征第33-55页
  第一节 “文化遗产信息”是什么?第34-37页
    一、“文化遗产信息”概念的产生和演化第34-35页
    二、“文化遗产信息”的含义和本质第35-37页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信息的分类第37-40页
    一、文教科普:传播最基础的文化遗产知识第38页
    二、品德培养:引导社会风尚第38-39页
    三、艺术传承:丰富当代艺术元素第39页
    四、商业塑造:完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市场第39-40页
  第三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联系和区别第40-45页
    一、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联系第40-44页
    二、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区别第44-45页
  第四节 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主要关注的媒介类型及特点第45-49页
    一、传统媒介:不可遗忘的传播阵地第45-47页
    二、新媒体:需要慎重对待的大众传播后起之秀第47-49页
    三、展览:让城市成为流动的展示空间第49页
  第五节 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思路第49-55页
    一、迫在眉睫的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第49-50页
    二、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思路第50-55页
第三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概述第55-73页
  第一节 岩画与文化遗产第55-61页
    一、岩画的定义第55-57页
    二、岩画的分类第57-58页
    三、岩画的内容题材及主要研究方法第58-59页
    四、岩画的文化遗产性质第59-61页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综述第61-64页
    一、贺兰山岩画的地理位置第61-62页
    二、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制作方式第62-63页
    三、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族属及内涵第63-64页
    四、贺兰山岩画的文化遗产价值第64页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解析第64-68页
    一、文化遗产本位信息第65-66页
    二、文化遗产衍生信息第66-68页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意义第68-71页
    一、推动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第68-69页
    二、加快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69页
    三、辅助拓宽贺兰山岩画研究思路第69-70页
    四、引导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遗产观念第70页
    五、帮助岩画工作者树立专业自信第70-71页
  第五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特殊性第71-73页
    一、年代跨度大,缺乏大量的历史资料第71页
    二、文献资料碎片化,不易整理第71-72页
    三、对岩画文化遗产信息的定位不准确第72页
    四、研究起步早,发展滞后第72-73页
第四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历史和现状第73-95页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历史第73-81页
    一、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历史分期第73-78页
    二、在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初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第78-81页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状第81-84页
    一、传统媒介:多样化的传播平台第81-82页
    二、新媒体:快捷的传播渠道第82-83页
    三、出版物:学术信息传播的阵地第83-84页
    四、展览:亦动亦静的展示方式第84页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内容研究第84-88页
    一、以文化遗产本位信息为主的传播内容第84-85页
    二、以文化遗产衍生信息为主的传播内容第85-86页
    三、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内容特点第86-88页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第88-95页
    一、传播频率研究第88-91页
    二、受众调查问卷分析第91-95页
第五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对策及思考第95-105页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误区第95-98页
    一、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结合不当第95-96页
    二、传播频率设计不当第96页
    三、为吸引受众的关注,频繁传播有待考证的推测性信息第96-97页
    四、忽视受众需求,传播目的不明确,对传播效果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第97页
    五、传播“两头重,中间轻”第97页
    六、长久以来没有对贺兰山岩画媒介形象进行过完整的建构第97-98页
  第二节 提高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的紧迫性第98-99页
    一、受众认知度与大众传播投入不成比例第98-99页
    二、学术研究陷入瓶颈第99页
    三、贺兰山岩画遗产亟待保护第99页
  第三节 如何加强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第99-103页
    一、建立清晰的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媒介形象第100页
    二、保持持续有效的大众传播第100页
    三、有效利用受众反馈第100-101页
    四、制作高水品的信息产品第101页
    五、建设具有专业水平的传播团队第101-102页
    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与学者的互动第102页
    七、合理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传播引起受众的关注第102页
    八、适当娱乐化,吸引年轻人的关注第102-103页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价值第103-105页
    一、促成岩画研究领域和大众传播领域的合作第103页
    二、反思当下,规划未来第103页
    三、为岩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103-105页
结语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附录第114-118页
后记第118-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0页

本篇论文共120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
毛拉·萨德拉复归思想探究
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
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
西双版纳宗教生态系统与社会关系研
回鹘景教文献研究
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研究
国家认同的价值研究
城市民族政策制定研究——以东北地
地方竞争与区域化——兼论兰西经济
民族乡的法律地位研究
美国犹太学前族裔文化课程研究——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
伦理视域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公
藤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组学
达斡尔语音系研究
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越南高校汉语
蒙古族女性盛装的服饰审美特征在工
兼顾民族地区特点的区域性股权交易
时间不一致及模糊厌恶下的最优投资
风马文化研究——鄂尔多斯风马旗为
阿旺丹德尔“诗镜三品之引喻·智者
《薛刚反唐》故事文本研究——以胡
超越与内化、自由与必然的张力—斯
不断行走的道路——“自我”的修行
独奏、交响乐和歌剧中的低音提琴演
浅论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应有的严谨性
客家山歌有咁多——江西兴国山歌的
论《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
“爱之歌,爱之奏”钢琴伴奏如何演
长笛演奏中的气息运用——论古典时
学位音乐会毕业设计书
从一位弦师透视北方曲艺的三弦伴奏
中国民族乐器采样音色低音音域拓展
不同触键方式下钢琴声音频谱研究
该尔(从江簧管)的声学特性研究
新媒体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的优化方案
中国民族乐器声学测量系统分析
乐中颂 歌未央——学位音乐会毕业设
不确定性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决
泰国末拉姆、老挝末拉姆与广西末伦
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调查
从审美到致用——论鲁迅外国美术推
《红楼梦》伊藤漱平日译本(1980)
从传统游艺到表演展示项目——霍童
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研究
魏晋之际的女乐舞蹈探析
山东鼓子秧歌在非遗保护下的场图变
3D技术背景下电视剧与视频游戏的融
用镜头跳舞——电影编舞巴斯比·伯
朱塞佩·托纳多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未来中美电影竞争本土策略初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傅抱石山水写生及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点苔法的运用研究
汉代草书“形势”研究
北派山水勾皴法与书法流变的根结
元代赵雍工笔人马画风格技法研究
明代没骨花鸟画中“水”的应用
王铎与黄道周书法比较研究
《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
论文人画思想对李唐绘画风格转变的
洪顶山北朝摩崖刻经书法探究
论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以“宋氏
没骨山水色彩研究
论高居翰研究视野中的吴彬
明清肖像画复勾法研究
胡考漫画的都市影像
宋元大字书法创作观念研究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
孟森《董小宛考》之红学史意义
文化生态视野下宣纸制作技艺保护与
当代侗锦同质化问题研究——以湖南
土族盘绣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绢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真实的假面与假面的真实——尤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
当代幼儿舞蹈教育方法探究与应用
从模仿到再现—析舞剧《丝路花雨》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育模式研究
“群众舞蹈”探究
《平沙落雁》考
张若谷的生平、音乐评论及文论研究
《百苗图》中所载乐器及音乐文化事
胶州秧歌的历史与形态研究
南朝舞蹈文化初探
芭蕾舞剧中的道具研究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产业化运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评论研究
当代中国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建构问
当今中国电视剧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
叙事学视野下《红高粱》的改编研究
当代昆曲“谈艺录”研究
京西山梆子戏研究
白蛇题材戏曲初探
中国古代历史片美术造型的意义
有关中国影视制片管理的现状、问题
游戏化与“网生代”电影消费心理研
电视剧人物服装造型的作用——以近
李淑君北昆唱腔与表演艺术研究
中国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
“宫廷紫砂”工艺探析
幽寂之心——方从义绘画语言风格研
蔚县剪纸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油画写生的写意性研究
承与变—林良、八大鹰画研究
天趣为上——论现代陶艺中的偶然性
 
贺兰山岩画论文 文化遗产信息论文 大众传播论文 研究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ajqe**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