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缩略语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1 现代医学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概况 | 第16-25页 |
· ALS简介 | 第16页 |
· ALS诊断 | 第16-18页 |
· ALS病理过程中神经细胞死亡机制 | 第18-25页 |
2 中医学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认识 | 第25-34页 |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中医病名归属 | 第25-26页 |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病机探究 | 第26-30页 |
· 方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概况 | 第30-32页 |
· 针灸推拿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现状 | 第32-34页 |
实验研究 | 第34-64页 |
第一部分 夹脊电针对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程和行为学的影响 | 第34-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 引物序列 | 第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 第35页 |
· 动物分组和处置方法 | 第35-36页 |
· 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发病和疾病进展的评估 | 第36-37页 |
3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4 结果 | 第37-44页 |
· 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 第37-38页 |
· 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表型特征 | 第38-39页 |
· 夹脊电针对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程和行为学的影响 | 第39-44页 |
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部分 夹脊电针拮抗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腰髓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机制研究 | 第45-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5-47页 |
·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5-46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53页 |
· 动物分组和处置方法 | 第47页 |
· ELISA法检测血清中谷氨酸含量 | 第47-48页 |
· HE染色观察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及计数 | 第48-49页 |
· 电镜观察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 | 第49-50页 |
· 免疫组化法检测腰髓前角EAAT2、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 | 第50-51页 |
· Western blot检测腰髓EAAT2、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 | 第51-53页 |
3 统计方法 | 第53-5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54-62页 |
· 各组小鼠腰髓前角HE染色观察结果 | 第54-55页 |
· 各组小鼠腰髓前角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第55-56页 |
· 各组小鼠血清中谷氨酸含量 | 第56-57页 |
· 各组小鼠腰髓谷氨酸转运体EAAT2的表达 | 第57-59页 |
· 各组小鼠腰髓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 | 第59-62页 |
5 小结 | 第62-64页 |
讨论 | 第64-73页 |
1 ALS实验模型的选择 | 第64-66页 |
· 体外培养模型 | 第64页 |
· 动物模型 | 第64-66页 |
2 针刺方案的选择 | 第66-69页 |
· 选穴方案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66-67页 |
· 腧穴的选择 | 第67-68页 |
· 电针频率的选择 | 第68-69页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69-72页 |
· 谷氨酸与ALS | 第69页 |
· 谷氨酸转运体EAAT2与ALS | 第69-70页 |
· AMPA受体亚单位GluR2亚单位与ALS | 第70-72页 |
4 不足和展望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90页 |
附录 | 第90-95页 |
附图1 | 第90-91页 |
附图2 | 第91-93页 |
附图3 | 第93-94页 |
附图4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