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资基金业监管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
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9
页 | 一、关于选题 | 第15-17
页 | 二、关于论文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之处 | 第17-19
页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第19-20
页 | 四、国外投资基金业发展简史与概念释疑 | 第20-29
页 | 第二章 对投资基金业监管的理论探索 | 第29-61
页 | 一、监管的经济理论分析 | 第29-47
页 | 二、投资基金产品及组织运作特点与监管 | 第47-55
页 | 三、投资基金监管的主要目标 | 第55-57
页 | 四、投资基金监管主体、客体与内容 | 第57-58
页 | 五、本章结论 | 第58-61
页 | 第三章 对国外公募投资基金监管实践的研究 | 第61-97
页 | 一、概述 | 第61
页 | 二、上层国家强制性监管 | 第61-84
页 | 三、中层行业自觉性监管 | 第84-88
页 | 四、基层市场化监督 | 第88-94
页 | 五、结论与启示 | 第94-97
页 | 第四章 对国外私募投资基金监管实践的研究 | 第97-111
页 | 一、私募投资基金概述 | 第97-100
页 | 二、对冲基金的发展与监管 | 第100-106
页 | 三、创投(风险)基金的发展和监管 | 第106-109
页 | 四、结论与启示 | 第109-111
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公募投资基金监管实践的研究 | 第111-139
页 | 一、“老基金”时期 | 第111-121
页 | 二、“新基金”时期 | 第121-137
页 | 三、本章结论 | 第137-139
页 | 第六章 对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管实践的研究 | 第139-152
页 | 一、我国私募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管 | 第139-145
页 | 二、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监管 | 第145-149
页 | 三、本章结论 | 第149-152
页 | 第七章 我国投资基金业监管的现代化框架 | 第152-168
页 | 一、在实践中不断校正基金监管理念 | 第152-155
页 | 二、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形成基金监管的现代化新框架 | 第155-164
页 | 三、具体措施 | 第164-166
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66-168
页 | 附录 基金业绩评估与基金管理人信用评级 | 第168-184
页 | 一、基金业绩评估 | 第168-180
页 | 二、基金管理人信用评级 | 第180-183
页 | 三、基金综合评估方案 | 第183-184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84-189
页 | 后记 | 第189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