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4-33页 |
第一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由来与称谓 | 第14-21页 |
第二节 研究德国左翼党的意义 | 第21-24页 |
· 研究欧洲国家左翼政党的需要 | 第21-23页 |
·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 第23-24页 |
· 进一步了解德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现状的需要 | 第24页 |
第三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28-3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30页 |
第五节 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德国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 第33-72页 |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建立的历史背景 | 第33-50页 |
· 民主社会主义党扩大政治影响区域的渴望 | 第33-40页 |
· 施罗德政府广遭诟病的福利制度改革 | 第40-47页 |
· 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的提前到来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左翼党的建立与发展 | 第50-72页 |
· 2005 年联邦选举时期的左翼党 | 第50-55页 |
· 2007 年左翼党的正式成立 | 第55-63页 |
· 2009 年联邦议会选举前后的左翼党 | 第63-67页 |
· 2011 年左翼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爱尔福特党纲 | 第67-72页 |
第三章 左翼党的基本理论 | 第72-104页 |
第一节 左翼党关于民主德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分析 | 第72-76页 |
· 关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民主德国的评价 | 第72-74页 |
· 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及其剧变的分析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左翼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76-82页 |
· 关于左翼党的指导思想 | 第76-78页 |
· 关于左翼党的性质 | 第78-79页 |
· 关于左翼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 | 第79-80页 |
· 关于左翼党的组织原则 | 第80-81页 |
· 关于左翼党的政治地位 | 第81-82页 |
第三节 左翼党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 第82-95页 |
· 关于新自由主义与 2008 年金融危机 | 第84-85页 |
· 关于资本主义与妇女问题 | 第85-89页 |
· 关于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问题 | 第89-90页 |
· 关于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削弱 | 第90-92页 |
· 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 | 第92-95页 |
第四节 左翼党关于 21 世纪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 | 第95-104页 |
· 关于社会主义的内涵 | 第95-97页 |
· 关于所有制问题 | 第97-100页 |
·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与策略 | 第100-104页 |
第四章 德国左翼党的基本政策主张 | 第104-141页 |
第一节 左翼党的对内政策主张 | 第104-125页 |
· 关于经济与劳动市场政策 | 第105-107页 |
· 关于金融与税收政策 | 第107-109页 |
· 关于社会政策 | 第109-110页 |
· 关于德国东部发展政策 | 第110-112页 |
· 关于环境保护政策 | 第112-116页 |
· 关于教育政策 | 第116-118页 |
· 关于妇女政策 | 第118-119页 |
· 关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民主化 | 第119-123页 |
· 关于网络化时代的媒体、民主和自由与平等 | 第123-124页 |
· 关于文化事业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左翼党的对外政策主张 | 第125-141页 |
· 关于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126-127页 |
· 关于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及国际组织的作用 | 第127页 |
· 关于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 | 第127-128页 |
· 关于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扩大 | 第128-131页 |
· 关于北约和欧盟的军事合作 | 第131页 |
· 关于发展合作 | 第131-132页 |
· 关于联邦国防军和兵役 | 第132-134页 |
· 关于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 第134-135页 |
· 关于阿富汗问题 | 第135-137页 |
· 关于中东和平问题 | 第137-141页 |
第五章 关于德国左翼党的综合分析 | 第141-175页 |
第一节 德国左翼党取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141-149页 |
·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是左翼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 第141-143页 |
·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发展滞后是左翼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143-145页 |
·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转为左翼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政治机会 | 第145-147页 |
· 德国的选举制度也给左翼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 | 第147-149页 |
第二节 关于德国左翼党与其它几个左翼政党的比较 | 第149-158页 |
·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比较 | 第149-151页 |
·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绿党的比较 | 第151-154页 |
· 德国左翼党与德国共产党的主要区别 | 第154-158页 |
第三节 德国左翼党崛起的政治影响 | 第158-164页 |
· 改变了德国的政党格局 | 第158-160页 |
· 促进了德国政治的左转 | 第160-162页 |
· 推进了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 | 第162-164页 |
第四节 德国左翼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第164-170页 |
· 左翼党缺乏执政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164-166页 |
· 左翼党内不同派别力量亟待整合 | 第166-167页 |
· 左翼党仍遭受德国主流政党的政治排挤 | 第167-170页 |
第五节 德国左翼党的发展趋势 | 第170-175页 |
· 左翼党去激进化的可能性 | 第170-172页 |
· 左翼党执掌联邦政府的可能性 | 第172-17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75-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83页 |
致谢 | 第183-186页 |
个人简历 | 第186-18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