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8页 |
· 海洋颗粒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 ~(210)Po-~(210)Pb不平衡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6页 |
· 海洋真光层POC、PON输出通量的估算 | 第18-21页 |
· 近岸海域颗粒物的运移 | 第21-23页 |
· 海洋食物链中物质的传输 | 第23页 |
· 硫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固氮作用的示踪研究 | 第23-24页 |
· 近岸沉积物的年代测定 | 第24-26页 |
· 海洋有机体中~(210)po的时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第26页 |
· 本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8-42页 |
· 研究海区及样品采集 | 第28-32页 |
· 研究海区 | 第28-31页 |
· 样品采集 | 第31-32页 |
· ~(210)Po、~(210)Pb的测定 | 第32-36页 |
· ~(210)Po、~(210)Pb测定方法评述 | 第32-34页 |
· ~(210)po、~(210)Pb的富集、分离、纯化和测定 | 第34-36页 |
· ~(210)po、~(210)Pb比活度的计算 | 第36页 |
· POC的测定 | 第36-37页 |
· 温度、盐度的测定 | 第37页 |
· ~(210)po、~(210)Pb清除模型 | 第37-42页 |
· ~(210)Pb的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 | 第38-39页 |
· ~(210)Pb的非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 | 第39页 |
· ~(210)po的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 | 第39-41页 |
· ~(210)po的非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北部湾湾口区海水中~(210)Po、~(210)Pb的季节变化 | 第42-82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3-49页 |
· 样品采集 | 第43页 |
· 分析方法 | 第43-49页 |
· 温度、盐度的分布 | 第49-52页 |
· 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 | 第52-54页 |
· ~(210)po的含量与分布 | 第54-59页 |
· 春季 | 第54-55页 |
· 夏季 | 第55-56页 |
· 秋季 | 第56-58页 |
· 冬季 | 第58-59页 |
· ~(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第59-65页 |
· 春季 | 第59-60页 |
· 夏季 | 第60-62页 |
· 秋季 | 第62-63页 |
· 冬季 | 第63-65页 |
· ~(210)Po、~(210)Pb活度浓度和~(210)Po/~(210)Pb)A.R.的季节变化 | 第65-75页 |
· ~(210)po、~(210)Pb活度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65-69页 |
· ~(210)Po/~(210)Pb)A.R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69-75页 |
· ~(210)Po清除、迁出速率及POC的输出通量 | 第75-81页 |
· 稳态和非稳态模型得到的~(210)po清除、迁出速率结果的比较 | 第75-78页 |
· ~(210)po清除、迁出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78页 |
· ~(210)Po停留时间的季节变化 | 第78-79页 |
· ~(210)Po的垂向输出通量 | 第79-80页 |
· POC垂向输出通量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第四章 东海和南黄海~(210)Po/~(210)Pb不平衡的研究 | 第82-163页 |
· 引言 | 第82-84页 |
· 样品采集 | 第84-98页 |
· 温度、盐度的分布 | 第98-105页 |
· 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 | 第105-110页 |
· ~(210)po、~(210)Pb的分布 | 第110-134页 |
· 夏季 | 第110-120页 |
· 秋季 | 第120-128页 |
· 冬季 | 第128-134页 |
· ~(210)Po/~(210)Pb不平衡 | 第134-140页 |
· 夏季 | 第135页 |
· 秋季 | 第135-138页 |
· 冬季 | 第138-140页 |
· ~(210)Pb/~(226)Ra不平衡 | 第140-143页 |
· 夏季 | 第140-142页 |
· 冬季 | 第142-143页 |
· ~(210)po、~(210)Pb、~(210)po/~(210)Pb)A.R.和~(210)Pb/~(226)Ra)A.R.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143-150页 |
· ~(210)po、~(210)Pb的季节变化 | 第143-145页 |
· ~(210)Po/~(210)Pb)A.R.的季节变化 | 第145页 |
· ~(210)pb/~(226)Ra)A.R.的季节变化 | 第145-146页 |
· 大气沉降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 黑潮水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 长江径流的影响 | 第148页 |
· 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 ~(210)po清除、迁出速率 | 第150-160页 |
· 稳态模型与非稳态模型结果的比较 | 第150-157页 |
· ~(210)Po清除迁出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157-160页 |
· POC的输出通量 | 第160-162页 |
· ~(210)Po垂向输出通量 | 第160-161页 |
· POC垂向输出通量 | 第161-162页 |
· 结论 | 第162-163页 |
第五章 南海北部海域~(210)Po/~(210)Pb不平衡的研究 | 第163-210页 |
· 引言 | 第163-164页 |
· 样品采集 | 第164-169页 |
· 温度、盐度的分布 | 第169-170页 |
· 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 | 第170-178页 |
· ~(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第178-184页 |
· 溶解态~(210)Pb | 第178-180页 |
· 颗粒态~(210)Pb | 第180-182页 |
· 总~(210)Pb | 第182-184页 |
· ~(210)po的含量与分布 | 第184-192页 |
· 溶解态~(210)po | 第184-187页 |
· 颗粒态~(210)po | 第187-189页 |
· 总~(210)po | 第189-192页 |
· ~(210)Po/~(210)Pb不平衡 | 第192-198页 |
· 表层水中各相态~(210)Po和~(210)Pb的停留时间 | 第198-205页 |
· 表层清除、迁出过程中~(210)po、~(210)Pb的分馏因子 | 第205-206页 |
· 停留时间及分馏因子的影响因素 | 第206-209页 |
· POC浓度 | 第206页 |
· PN浓度 | 第206-209页 |
· 结论 | 第209-21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210-215页 |
· ~(210)po和~(210)Pb的季节变化 | 第210页 |
· ~(210)Po和~(210)Pb的空间变化 | 第210-213页 |
· ~(210)Po清除迁出作用及POC输出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213页 |
· ~(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及~(210)po清除迁出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213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213-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7页 |
附录:在学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27-230页 |
致谢 | 第23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