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15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
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
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9
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
页 |
· 本论文结构 | 第20-22
页 |
第二章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和分析 | 第22-47
页 |
· 变化检测的概念和模型 | 第22-24
页 |
· 变化检测的概念 | 第22-24
页 |
· 变化检测的模型表达 | 第24
页 |
· 变化检测的一般步骤 | 第24-29
页 |
· 变化检测内容的确定和数据选择 | 第24-25
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5-27
页 |
· 检测对象时态特征提取 | 第27
页 |
· 变化检测 | 第27-28
页 |
· 精度评估 | 第28-29
页 |
·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与分析 | 第29-38
页 |
· 可视化分析方法 | 第30
页 |
· 代数运算方法 | 第30-34
页 |
· 变换类方法 | 第34-35
页 |
· 分类方法 | 第35-36
页 |
· 遥感图像与GIS集成分析的方法 | 第36-37
页 |
· 变化检测方法分析 | 第37-38
页 |
· 一种遥感与GIS结合的变化检测方法 | 第38-46
页 |
· 基于多边形面积填充率的自适应变化阈值确定方法 | 第38-41
页 |
· 遥感与GIS集成的北京市变化检测分析 | 第41-44
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6
页 |
· 本章小节 | 第46-47
页 |
第三章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图像几何配准误差对变化检测精度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47-87
页 |
· 区域化变量理论 | 第48-52
页 |
· 区域化变量 | 第48-49
页 |
· 变差函数与变差图 | 第49-50
页 |
· 平稳假设与本征假设 | 第50-52
页 |
· 实验变差函数的计算公式 | 第52
页 |
· 变差函数及结构分析 | 第52-56
页 |
· 变差函数的性质 | 第52-54
页 |
· 变差函数的结构分析 | 第54-56
页 |
·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图像几何配准误差对变化检测精度影响的定量描述方法 | 第56-62
页 |
· 不同时相图像的配准 | 第56-58
页 |
· 图像灰度匹配 | 第58-59
页 |
·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变化定量描述方法 | 第59-60
页 |
· 不同类型伪变化的区分方法 | 第60-62
页 |
· 实验与分析 | 第62-86
页 |
· 实验区域和数据 | 第62-63
页 |
· 几何配准误差对不同光谱段图像变化检测结果的定量影响 | 第63-73
页 |
· 几何配准误差对不同地物类型图像变化检测结果的定量影响 | 第73-78
页 |
· 几何配准误差对不同时相图像变化检测结果的定量影响分析 | 第78-80
页 |
· 不同时相图像变化检测结果中伪变化类型的定量分析 | 第80-86
页 |
· 本章小节 | 第86-87
页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变化检测整体解求思想和数据准备 | 第87-112
页 |
· 遥感与GIS集成的变化检测概念和方法分类 | 第88-93
页 |
· 遥感与GIS集成变化检测概念和方法分类 | 第88-89
页 |
· 遥感与GIS集成变化检测方法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89-93
页 |
·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变化检测整体解求方法思路 | 第93-97
页 |
·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变化检测整体解求概念 | 第93-94
页 |
·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变化检测整体解求的特征选择 | 第94-95
页 |
·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变化检测整体解求方法的思路 | 第95-97
页 |
· 高精度数字栅格地图制作方法 | 第97-104
页 |
· 数字栅格地图的概念 | 第97-98
页 |
· 数字栅格地图误差来源 | 第98-99
页 |
· DRG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 第99-103
页 |
· 软件系统和实验分析 | 第103-104
页 |
· GIS数据准备 | 第104-106
页 |
· 基于(A|、)trous小波分解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106-111
页 |
· 方法原理 | 第106-109
页 |
· 实现的方法 | 第109-110
页 |
· 实验 | 第110-111
页 |
· 本章小节 | 第111-112
页 |
第五章 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面状地物变化检测整体迭代解求方法 | 第112-134
页 |
· 基于面特征的变化检测整体迭代解求方法流程 | 第112-114
页 |
· GIS数据预处理 | 第114-116
页 |
· 几何变换参数的计算 | 第116-117
页 |
· 相似性度量 | 第117-121
页 |
· 多边形相似特征量的定义 | 第117-118
页 |
· 最小外接矩形的计算方法 | 第118-120
页 |
· 多边形的形状描述方法 | 第120-121
页 |
· 面状地物多边形特征的提取方法 | 第121-122
页 |
· 搜索策略 | 第122-124
页 |
· 实验与分析 | 第124-133
页 |
· 实验数据 | 第124
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124
页 |
· 图像粗略几何变换模型参数初值的确定 | 第124-127
页 |
· 图像上面状地物多边形特征提取和匹配 | 第127-128
页 |
· 变化检测结果分析 | 第128-129
页 |
· 遥感影像与GIS的精确配准与分析 | 第129-133
页 |
· 本章小节 | 第133-134
页 |
第六章 实验原型系统简介 | 第134-140
页 |
· 原型系统介绍 | 第134-139
页 |
· 本章小节 | 第139-140
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40-145
页 |
· 结论 | 第140-142
页 |
·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42-145
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6
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166-170
页 |
致谢 | 第17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