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环境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论文目录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5页
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第15-48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盐渍化特征研究第15-32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特征第15-23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中红粘层研究第23-28页
    ·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改良第28-32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碳氮和污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2-44页
    · 土壤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32-35页
    · 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第35-44页
  ·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科学意义第44-48页
    · 主要科学问题第44-45页
    · 主要研究内容第45页
    · 技术路线第45-47页
    · 科学意义第47-48页
2 黄河三角洲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第48-65页
  ·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第48-53页
    · 野外调查与土壤景观描述第48-50页
    · 土壤剖面发生层样品采集第50-51页
    · 土壤剖面高分辨率样品采集第51页
    · 土壤及沉积物表层样品采集第51-53页
  · 土壤样品预处理与实验室分析第53-61页
    ·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第53-60页
    · 数据统计与制图第60-61页
  ·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第61-65页
    · 采样和制样过程中的QA/QC第61-62页
    · 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QA/QC第62-65页
3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利用研究第65-90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与发生发育特征第65-70页
    · 黄河三角洲地质背景第65-66页
    · 黄河与三角洲土壤第66页
    · 地形地貌与三角洲土壤第66-67页
    · 气候与三角洲土壤第67-68页
    · 地下水与三角洲土壤第68页
    · 植被与三角洲土壤第68-69页
    · 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土壤第69-70页
  ·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第70-85页
    ·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第70-72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描述第72-80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分布规律第80-85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利用方式及其空间格局第85-89页
    ·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第85-87页
    ·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第87-89页
  · 本章小结第89-90页
4 黄河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基本性质及养分特征研究第90-113页
  · 三角洲滩涂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0-92页
    · 滩涂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0-91页
    · 滩涂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1-92页
  · 三角洲湿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2-94页
    · 湿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2-93页
    · 湿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3-94页
  · 三角洲农用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4-101页
    · 农用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4-97页
    · 农用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第97-101页
  · 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第101-112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化特征第101-103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利用方式变化特征第103-105页
    · 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第105-106页
    · 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第106-112页
  ·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5 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第113-132页
  · 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第113-123页
    ·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估第113-118页
    · 土壤重金属在典型剖面中的分布及控制因素第118-121页
    ·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第121-123页
  · 三角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第123-130页
    · 土壤稀土元素的丰度第123-125页
    · 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第125-128页
    · 土壤稀土元素分馏的主控因素第128-130页
  ·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6 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及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研究第132-145页
  · 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第132-141页
    · 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第132-136页
    · 土壤有机氯农药来源解析第136-140页
    · 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剖面分布特征第140-141页
  · 三角洲土壤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第141-144页
    · 土壤石油烃的含量与分布第141-143页
    · 土壤石油烃分布的控制因素第143-144页
  ·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7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及形貌特征研究第145-164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第145-151页
    · 红粘层的空间分布第145-148页
    · 典型剖面红粘层沉积年代第148-151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形貌特征第151-163页
    · 红粘层粒度组成第151-159页
    · 红粘层色度特征第159-163页
  ·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8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第164-197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矿物组成第164-168页
    · 红粘层矿物鉴定第164-166页
    · 红粘层铁氧化物性质第166-168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化学组成第168-180页
    · 红粘层元素含量第168-173页
    · 红粘层风化指数第173-176页
    · 红粘层特征元素比值第176-180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第180-187页
    · 常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第180-186页
    · 变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第186-187页
  ·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胶体的组成及特征第187-195页
    · 红粘层胶体的色度特征第187-189页
    · 红粘层胶体的矿物组成第189-190页
    · 红粘层胶体的元素特征第190-192页
    · 红粘层胶体的磁学特征第192-195页
  · 本章小结第195-197页
9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环境意义第197-213页
  · 红粘层对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第197-202页
    ·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第197-200页
    ·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第200-201页
    · 红粘层中重金属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第201-202页
  · 红粘层对区域土壤碳氮埋藏的意义第202-211页
    ·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碳氮同位素分馏第202-204页
    · 红粘层中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与富集第204-206页
    · 陆海相互作用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及沉积物碳氮的影响第206-211页
  · 本章小结第211-213页
10总讨论与主要结论第213-228页
  · 总讨论第213-225页
    · 黄河三角洲与国内外大河三角洲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第213-216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演变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探讨第216-219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对黄河上游及海岸带环境变化的指示第219-220页
    · 陆海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与沉积物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第220-222页
    · 黄河三角洲土壤与区域生态社会格局及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第222-225页
  · 主要结论第225-226页
  ·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点第226页
  ·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第226-227页
  · 未来研究展望第227-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61页
附录第261-275页
  英文缩略对照表第261-263页
  图题汇总第263-271页
    中文图题第263-266页
    英文图题第266-271页
  表题汇总第271-275页
    中文表题第271-272页
    英文表题第272-27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75-276页
  作者简历第275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75-276页
  学术交流第276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276页
  获得奖励第276页

本篇论文共27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
海滨锦葵耐盐生理特性及脯氨酸代谢
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
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
海洋酸化与海岸带生源要素和微量元
渤海水体中溶解态黑碳的时空分布与
渤黄海黑碳的区域地球化学行为
中美新闻媒体中有关中日关系报道之
基于WINCE和ARM的嵌入式ERT系统双口
高温高压声场测试平台设计
高效脱硫菌降解条件的优化及固定化
薄互层条件下的储层地震预测方法与
测井电缆深度标定张力模拟系统研究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成
东濮凹陷濮卫地区中深层有效性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低渗透砂岩气层测
改性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制备及其膜
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物光电化学、
不溶性硫磺生产新工艺研究
FCC油浆基COPNA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电
胜利电厂粉煤灰合成聚合氯化铝铁及
天然气脱水用旋流过滤器结构优化及
海洋多功能自升式平台油气处理工程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建模与虚拟现实仿
基于控压钻井的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抽油机电参数示功图同步采集系统研
煤层气井动液面回声自动测量仪设计
油气分析仪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验研
我国石油公司海外子公司管控模式研
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问题研究
页岩气开发用井下节流装置设计与模
再生器旋风分离系统状态监测及性能
原油储罐底板内腐蚀环境中的点蚀行
基于自组装碳纳米管薄膜的离子敏感
含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应用及模
金属基防滑涂层在海洋环境中的失效
靶式单流流量计计量装置设计与性能
董家口港危险品物流管理研究
基于SCOR的环渤海港口物流效率研究
基于PCS7的强制通风加热炉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蓄热式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
中原油田提高科级干部选拔质量的研
油田社区成本消耗定额体系研究
管柱图绘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生物视觉注意机制的感兴趣目标
基于嵌入式芯片的模拟对象开发
B2C物流服务质量对网购满意影响的实
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评价研究
试点改革背景下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以房地产
青岛市物流公交化创新模式研究
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
东营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税收体系完善
油田企业区块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石油勘探开发投入产出优化研究——
我国石油公司开发成本管理模式的改
油田企业勘探成本控制体系研究
基于价值导向的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财
低碳经济下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研
石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东营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分析与减排对
油田企业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人才成长
孤岛采油厂油井差异化管理研究
中原油田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制度设计
页岩气革命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预警
内控视角下的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低碳经济下中国石油工业成长战略研
油田物资采购成本与市场价格联动机
基于成本动因的油田区块成本预测方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胜利油田海外技能
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中原油田劳务工绩效考核研究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熟期财务
CYT油区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油藏经营管理的S油田全生命周期
创新型企业成长因子研究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XGEN-EPC项目承包商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立及运作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孟加拉湾第一支北传季节内振荡的机
IOD-ENSO前兆遥相关的年代际变化及
海洋生物多糖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释
迟缓爱德华氏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温度、盐度对皱纹盘鲍“97”选群生
光照对皱纹盘鲍生长、行为、生理的
两种褐藻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解
西太平洋深海海绵动物分类学及其相
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活
以凡纳滨对虾β-actin基因启动子为
三角褐指藻对不同浓度CO2
冲绳海槽热液区环境微生物及共生微
黄海沿岸底栖纤毛虫主要类群的分类
基于DNA传感器对硫酸盐还原菌检测的
四种典型海藻的居群遗传结构和系统
中国海洋红藻分子系统发育初步分析
不同水团中砂壳纤毛虫群落及交汇
3 株南极海洋石油烃低温降解菌(Sh
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
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
基于一个中间型海气耦合模式和四维
多胺在东海赤潮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及
南黄海古温、盐指标初探——基于底
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山东半岛北部滨海
反向动能级串的全球分布特征,各向
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的季节和
棉兰老以东次表层环流结构变异以及
流—流耦合效应对南海北部风暴潮影
吕宋海峡内潮生成与传播的数值模拟
南海北部陆缘裂后期岩浆活动及海底
南海南部海底沉积物声学性质及物理
低合金高强度钢浪花飞溅区点蚀行为
台湾东北黑潮入侵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人类活动与自然驱动不同背景下的典
提高改性粘土除藻效率的机理与方法
东马努斯弧后盆地岩浆岩地球化学特
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研究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的中国近海硝
MIS10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部水
西太平洋暖池热盐结构的变化特征与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
南海西北部陆缘中新世碳酸盐台地发
壳聚糖与三种农药偶合物的制备及协
埋地管道交流干扰及数值模拟研究
长牡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
浅海筏式海带养殖活动对水动力及沉
利用酵母双杂交解析WSSV感染凡纳滨
温度对底播虾夷扇贝适合度性状影响
不同色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
三疣梭子蟹对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
长牡蛎免疫系统的发生和发育机制的
基于炭疽芽胞杆菌S-层蛋白EA1自组装
条斑紫菜抗性相关代谢路径分析及其
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益生机理的研究
许氏平鲉增殖放流对其荣成俚岛湾群
 
黄河三角洲论文 土壤质量论文 土壤地球化学论文 陆海相互作用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jia-**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