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4
页 |
绪论 | 第14-21
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
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
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
页 |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8-20
页 |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0-21
页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1-43
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33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
页 |
· 国外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的理论拓展 | 第25-33
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3-43
页 |
· 外部法律制度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 第33-34
页 |
· 公司内部治理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 第34-38
页 |
· 证券市场监管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 第38-39
页 |
·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 第39-40
页 |
· 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 第40
页 |
· 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原因及保护对策分析 | 第40-43
页 |
2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 | 第43-78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基本内涵 | 第43-46
页 |
· 中小投资者的范围界定 | 第43
页 |
·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概念界定 | 第43-44
页 |
·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 第44-46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 | 第46-60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内在表现形式 | 第46-58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外在表现形式 | 第58-60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新变化 | 第60-70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 | 第60-63
页 |
·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变化 | 第63-64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股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的新变化 | 第64-66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内部人侵害中小投资者的新变化 | 第66-69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机构投资者侵害中小投资者的新变化 | 第69-70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机理的一般分析 | 第70-75
页 |
· 终极控股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的机理 | 第70-73
页 |
· 内部人侵害中小投资者的机理 | 第73-75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制度根源 | 第75-78
页 |
3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博弈分析 | 第78-88
页 |
· 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主要博弈主体及特征 | 第78-79
页 |
· 证券一级市场上发行共同体与证监会之间的博弈 | 第79-83
页 |
· 证券一级市场上发行共同体与证监会之间的博弈源起 | 第79-80
页 |
· 博弈的模型构造 | 第80-83
页 |
· 证券二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 第83-88
页 |
4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 | 第88-104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演进 | 第88-91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91-104
页 |
· 《公司法》中关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 第91-94
页 |
· 《证券法》中关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 第94-97
页 |
· 其他规则中关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 第97-104
页 |
5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经济分析 | 第104-123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成本 | 第104-110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成本的一般含义 | 第104-105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成本的类型化分析 | 第105-110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效应 | 第110-117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效应的一般分析 | 第110-111
页 |
· 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度效应 | 第111-114
页 |
· 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度效应 | 第114-117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绩效的实证检验 | 第117-123
页 |
· 研究假设 | 第118-119
页 |
·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119-120
页 |
· 实证检验方法选择 | 第120
页 |
· 统计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120-123
页 |
6 美、英、韩、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上市公司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比较与借鉴 | 第123-141
页 |
· 美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23-128
页 |
· 美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演进 | 第123-125
页 |
· 美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125-128
页 |
· 英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28-129
页 |
· 韩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29-132
页 |
· 韩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演进 | 第129-130
页 |
· 韩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30-132
页 |
· 中国台湾地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32-134
页 |
· 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34-141
页 |
· 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演进 | 第134-136
页 |
· 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核心 | 第136-139
页 |
· 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139-141
页 |
7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重构 | 第141-162
页 |
·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选择 | 第141-142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部治理制度重构 | 第142-147
页 |
·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推进上市公司产权制度变革 | 第142-143
页 |
· 完善股东投票权制度,强化股东大会的核心作用 | 第143-146
页 |
· 强化董事会功能,抑制董事会空心化 | 第146-147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外部治理制度重构 | 第147-157
页 |
· 完善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政府管制制度 | 第147-152
页 |
· 变革和创建多层次动态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152-153
页 |
· 构建多维度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社会监督网络 | 第153-154
页 |
· 建立多层次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救济体系 | 第154-156
页 |
· 加强中小投资者教育 | 第156-157
页 |
·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自我保护的制度建构 | 第157-162
页 |
· 中小投资者权益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 第157-159
页 |
· 中小投资者权益自我保护的制度设计 | 第159-160
页 |
· 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自我修炼 | 第160-162
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2
页 |
致谢 | 第172-173
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73-17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