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8-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38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7-38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8-4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1.3.3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40-42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及其土地调控机理分析 | 第42-65页 |
2.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2-45页 |
2.1.1 系统理论 | 第42-43页 |
2.1.2 生态系统理论 | 第43-44页 |
2.1.3 物质代谢理论 | 第44-45页 |
2.2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45-47页 |
2.2.1 基本概念的辨析 | 第45-46页 |
2.2.2 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46-47页 |
2.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机理分析 | 第47-59页 |
2.3.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第47-50页 |
2.3.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特征 | 第50-51页 |
2.3.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分析 | 第51-55页 |
2.3.4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输入/输出的类型划分 | 第55-56页 |
2.3.5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框架 | 第56-59页 |
2.4 城市土地利用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源/汇分析 | 第59-62页 |
2.4.1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储量 | 第59-60页 |
2.4.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通量 | 第60页 |
2.4.3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的碳源/汇特征分析 | 第60-62页 |
2.5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分析 | 第62-64页 |
2.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机理 | 第62页 |
2.5.2 城市土地利用对碳循环过程的调控机理 | 第62-64页 |
2.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及其土地调控研究方法 | 第65-92页 |
3.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 第65-67页 |
3.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收支核算方法 | 第67-80页 |
3.2.1 城市碳储量的核算方法 | 第67-70页 |
3.2.2 城市碳输入的核算方法 | 第70-74页 |
3.2.3 城市碳输出的核算方法 | 第74-79页 |
3.2.4 城市碳流通的研究方法 | 第79-80页 |
3.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运行评估方法 | 第80-85页 |
3.3.1 城市系统碳循环效率分析 | 第80-81页 |
3.3.2 城市碳补偿和碳循环压力研究 | 第81-82页 |
3.3.3 城市人类活动的碳足迹研究 | 第82-83页 |
3.3.4 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分析 | 第83-84页 |
3.3.5 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 第84-85页 |
3.4 城市土地利用碳收支核算及碳效应评估方法 | 第85-89页 |
3.4.1 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碳储量/通量的对应关系 | 第85-86页 |
3.4.2 土地利用类型与能源消费项目的对应关系 | 第86-87页 |
3.4.3 土地利用碳源/汇的分析框架 | 第87页 |
3.4.4 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足迹研究方法 | 第87-88页 |
3.4.5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弹性分析 | 第88页 |
3.4.6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分析 | 第88-89页 |
3.5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研究方法 | 第89-90页 |
3.6 小结 | 第90-92页 |
第四章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实证分析 | 第92-125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92-96页 |
4.1.1 研究对象、范围与时段 | 第92页 |
4.1.2 南京市自然条件 | 第92-93页 |
4.1.3 南京市社会经济条件 | 第93-94页 |
4.1.4 南京市土地利用状况 | 第94-95页 |
4.1.5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 第95-96页 |
4.2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分析 | 第96-105页 |
4.2.1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储量分析 | 第96-98页 |
4.2.2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通量分析 | 第98-103页 |
4.2.3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平衡分析 | 第103-105页 |
4.3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流通分析 | 第105-112页 |
4.3.1 城市内部碳流通过程分析 | 第105-110页 |
4.3.2 城乡之间隐含碳流通分析 | 第110-111页 |
4.3.3 城市碳流通效率分析 | 第111-112页 |
4.4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补偿分析 | 第112-118页 |
4.4.1 城市人为碳过程的构成分析 | 第112-114页 |
4.4.2 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变化特征 | 第114-115页 |
4.4.3 南京市人为活动的碳补偿率及碳循环压力 | 第115-116页 |
4.4.4 南京市人类活动的碳足迹分析 | 第116-118页 |
4.5 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8-121页 |
4.5.1 基于LMDI的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分析 | 第118-121页 |
4.5.2 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121页 |
4.6 南京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 第121-123页 |
4.7 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南京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分析 | 第125-144页 |
5.1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储量和碳通量 | 第125-131页 |
5.1.1 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125-126页 |
5.1.2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储量 | 第126-128页 |
5.1.3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通量 | 第128-131页 |
5.2 南京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 第131-135页 |
5.2.1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强度 | 第131-133页 |
5.2.2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足迹分析 | 第133-134页 |
5.2.3 南京市土地利用碳源/汇特征分析 | 第134-135页 |
5.3 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 第135-140页 |
5.3.1 南京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弹性及其变化分析 | 第135-137页 |
5.3.2 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 第137-138页 |
5.3.3 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 | 第138-140页 |
5.4 城市扩展对南京市城市碳循环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5.5 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调控的南京市低碳城市管理研究 | 第144-166页 |
6.1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碳蓄积/排放效应评估 | 第144-147页 |
6.1.1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碳蓄积及碳排放参数的确定 | 第144-146页 |
6.1.2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碳排放效应评估 | 第146-147页 |
6.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南京市城市碳减排潜力分析 | 第147-153页 |
6.2.1 基于碳蓄积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 第147-150页 |
6.2.2 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 第150-151页 |
6.2.3 基于碳汇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134 | 第151页 |
6.2.4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碳减排潜力对比 | 第151-153页 |
6.3 基于土地利用强度调控的南京市城市碳减排潜力分析 | 第153-154页 |
6.4 基于产业(用地)调控的南京市城市碳减排潜力分析 | 第154-157页 |
6.5 基于土地利用调控的南京市低碳城市管理策略 | 第157-164页 |
6.5.1 加强生态管护,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 第157-158页 |
6.5.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降低城市碳足迹 | 第158-159页 |
6.5.3 探索城市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技术 | 第159-161页 |
6.5.4 编制低碳规划并开展示范区建设 | 第161-163页 |
6.5.5 低碳土地利用的政策保障措施 | 第163-164页 |
6.6 小结 | 第164-166页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第166-171页 |
7.1 结论 | 第166-168页 |
7.2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第168-169页 |
7.2.1 创新点 | 第168页 |
7.2.2 研究不足 | 第168-169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69-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9页 |
致谢 | 第179-181页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81-183页 |